重磅解读如何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
中科医院承办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 http://hunan.ifeng.com/a/20170626/5773085_0.shtml#科技成果转化#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年国家标准复审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64号),国家标准项目《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指南》(计划号:3806-T-)由全国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归口,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牵头起草。为提升标准的科学性和适用性,标准院于年6月12日组织召开《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指南》国家标准讨论会。 该标准目前在起草阶段,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组织成立标准编制组,在标准编制过程中主要对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可行性评价分析、可行性评价指标、科技成果转化的痛点难点等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为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和适用性,现征集优质的科技型企业提供实践案例以及成果转化到标准的典型经验,邀请企业代表加入到编制组共同开展深度交流。 01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分几步? 1.需求分析 1.1符合规范自身发展,提高管理效率的需求; 1.2符合推广新技术、新产品的需求; 1.3符合保障产品和服务质量,树立品牌、扩大影响力的需求; 1.4符合保证互换性、兼容性,降低系统运行成本的需求; 1.5符合消费者权益保护、保护环境、保障安全和健康的需求; 1.6符合参与建立市场规则的需求; 1.7符合参与国际事务、国际贸易、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需求。 2.可行性分析 2.1标准特性分析 共同使用、重复使用。 2.2技术成熟度分析 生命周期、认可度、协调性、先进性、适用性。 2.3推广应用前景分析 产业性质、市场对接、经济带动、社会带动。 2.4与同领域现有标准的协调性分析 已发布标准、已立项标准。 3.标准的类型与内容确定 3.1标准类型的确定 3.1.1标准适用范围 企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 3.1.2标准约束力 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 3.2标准核心内容的确定 术语标准、符合标准、方法标准、产品标准、过程标准、服务标准。 4.标准的编写要求 4.1程序要求 GB/T。 4.2文本要求 总体GB/T1.1; 术语标准GB/T.1; 符号标准GB/T.2; 分类标准GB/T.3; 试验方法标准GB/T.4; 产品标准GB/T.10; 服务标准GB/T。 4.3标准中涉及专利问题的处理 GB/T.1。 02大型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典型路径 一、具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大量的科研人员和丰富的科研资源,在开展技术创新的同时承担了大量国家、行业重点研发项目,产出了大量的科技成果。 二、具有专业的标准化工作人员和成熟的标准化工作机制,标准化信息渠道畅通,能够参与各类标准化组织活动,积累了丰富的标准化工作经验。 三、具有较强的行业影响力,在科技创新和标准研制的同时能及时将技术与标准进行推广应用。 大型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典型路径主要包含以下流程: 一、按照企业技术发展需求,围绕企业科研和工作布局,充分考虑先进技术发展趋势,构建动态管理的标准体系; 二、根据标准体系,找出标准缺失情况,同时针对项目规划、立项、实施、验收等各阶段形成的成果进行标准转化评估,找出可以转化为技术标准的科技成果,总结标准化需求; 三、按照标准化需求系统布局标准研制任务和标准试验验证工作,并协调好企业内部与外部资源,保障标准研制效率和标准质量; 四、标准试验验证通过后,及时推动标准的应用实施并进行监督,针对实施效果差的标准开展研究,必要时可设立科研项目开展科技成果研究工作。 03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 典型案例(北京地区) 年以来,国家先后颁布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三部曲文件,着力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转化法》和《条例》实施以来,各部门、各区积极采取措施,加快推动《转化法》和《条例》落地,在京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科技型企业以及各类市场化专业机构迅速行动起来,不断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和改革实践探索,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形成了一大批典型案例。 案例1:医院大胆尝试,完成北京首例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赋权改革案例 为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解决单位对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有权利无动力”,科研人员“有动力无权利”的问题,医院借助入选为科技部公布的“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契机,建立完善赋权改革管理制度及相关配套文件,赋予骨科张吴华医师科技成果“移动智能动作监测骨科康复指导仪”的所有权,成为北京市首例赋权成功案例。 案例2:北京大学建立规范化制度体系,系统推进成果转化工作 北京大学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加强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组织领导和顶层设计,出台一系列办法措施,对工作流程、决策机制和收益分配等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形成了规范的组织架构和流程体系,为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案例3:创客总部深度对接高校院所,以“桥梁模式”跨越“死亡谷 创客总部深度挖掘企业技术需求和实验室项目,搭建起实验室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之间的桥梁,通过提供资金、市场和人才等要素支撑对项目团队进行重点孵化,构建起以产业需求引导创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在促进了高校院所成果转化的同时,建立起自身可持续发展模式。 案例4:北京理工大学设立技术转移专业研究生教育课程,推动技术转移领域专业化、科学化 为培养一批高层次复合型技术转移人才,北京理工大学探索开展技术转移专业研究生教育实践,制定了《北京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专业研究生教育试点实施方案》,体现多学科交叉课程学习、“学术+实践”双元结合、多元协同培养三个特征,为科技成果转化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zhoushizx.com/lzfz/72880.html
- 上一篇文章: 将家人式健康服务送到家
- 下一篇文章: 小癌狙击战这群中国医生改写世界肿瘤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