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逾5亿贷款惠及榆中万余贫困户
兰州日报:逾5亿贷款惠及榆中万余贫困户
榆中新闻网8月12日讯(首席记者杨贵智特约记者郭云莲)“我今年贷了5万块钱,买了4头牛,种植经济作物和饲草12亩!”8月6日,榆中县小康营乡徐家峡村宿克福说,精准扶贫贷款的政策真好,解决了今年资金困难的大问题。当日,榆中县财政局、县扶贫办、兰州银行榆中支行组织专人成立督查组,对全县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发放、使用情况进行了定期不定期跟踪监督检查。督查组在23个乡镇全覆盖的基础上,每个乡(镇)随机抽取2个行政村开展了跟踪监督检查。据悉,榆中县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涉及内容有惠农政策落实、社会救助救济、城乡征地拆迁、农村“三资”管理、精准扶贫贷款等12个方面的内容。这次监督检查是其中内容之一。 今年以来,榆中县委、县纪委在全县开展的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引起了中央纪委高度重视,得到了省、市纪委的肯定和赞扬。特别是自“两查两保”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为确保精准扶贫专项贷款用途精准,切实发挥扶贫效益,由县财政局、县扶贫办、兰州银行榆中支行组织专人成立督查组。6月中旬,榆中县召开由乡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参加的专题会议,就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作进行了安排。各乡镇高度重视,一是深入细致地对所有需求对象进行精准摸底,逐村逐户摸清贫困户贷款意愿、用途、数量、期限等情况,对符合条件、信息真实、信誉良好的贫困户,进行层层审核并批准实施。二是严格贷款用途,做好贷款用途的监管,积极引导贫困群众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自主选择发展舍饲养殖、冷凉型蔬菜、中药材、马铃薯、林果等产业,真正将贷款用于富民增收产业发展,使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达到扶持一人、发展一业、致富一户。三是尽快将年第一批贷款3.54亿元发放到户,确保专项贷款尽快发放到群众手中,尽早发挥效益。截至目前,全县共发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户5.19亿元(其中:贫困户个人贷款户4.85亿元;合作社、企业带动类45家万元带动户;能人大户带动类23家万元带动户)。 “我们对贷款对象资金使用情况坚持进行跟踪回访,促使贷款对象真正将专项资金用在发展种植、养殖、畜牧、光伏发电和个体经营等生产经营方面。”8月6日,马坡乡党委书记对记者说。 “精准扶贫专项贷款是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专门量身定做的金融产品。”榆中县扶贫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贷款申请人必须是符合专项贷款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新闻特写 产销合作助榆中冷凉型蔬菜找到出路 8月10日,天蒙蒙亮,榆中县马坡乡张家寺村“荒地家园蔬菜产销合作社”社员杨金萍一家就开始忙碌着在地里铲菜、精心包装,准备出售。 “我们合作社出售的每一棵蔬菜从选地、购种、播种、施肥、灌溉、采收都严格把关以确保实实在在的无公害蔬菜。这些蔬菜一部分会用于张家寺村当地农家乐的餐饮,其余的将供给患有糖尿病、血脂高、血压高的病人。”杨金萍告诉记者。 原来,近年来,张家寺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包村干部张大宝的引领下村子发展起了乡村旅游,张家寺村地处马啣山北麓山脚,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村子旅游生意红红火火。于是,该村迎合旅游发展成立了“荒地家园蔬菜产销合作社”,流转外出农户土地和无劳动能力农户土地,生产高质量的冷凉型无公害蔬菜,并正式注册商标取名“南啣啊宝”,不仅满足了村子发展农家乐的需求,还为糖尿病、血脂高、血压高的病人提供了专门的营养蔬菜,开辟了榆中南部山区冷凉型蔬菜“产销合作”的新路子。 采访中,村民、农业专家们积极为榆中县蔬菜“产销合作”支招、引路。“做大做强农民自己的产销合作社,把单纯生产环节向市场流通环节延伸,引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把农民从传统农业生产思维引导到现代市场思维上,还要通过引进项目来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将自己的蔬菜推出去……”村民们纷纷说。 据了解,榆中县冷凉型绿色蔬菜种植面积从年的85亩开始,发展到今年的5万多亩,种植区域从海拔米的山底拓展到米的山顶。收入从水地亩产元攀升到亩产元,山旱地从亩产元攀升到亩产元。特别是冷凉型蔬菜种植改写了榆中县二阴旱作农业区不能种植蔬菜的历史,使该区域农业经济效益显著增加。 北京治疗白癜风有名医院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zhoushizx.com/lzyw/58665.html
- 上一篇文章: 兰州新区革新:建立三项机制 为
- 下一篇文章: 兰州最好的汽修培训学校是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