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中小学心理教师

伦理培训会顺利举办

为提升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专业素养,推动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落实落地、规范开展,兰州市教育局于4月17日-18日组织开展了全市中小学专兼职心理教师伦理专题线上培训会,全市中小学共计余名教师参训。本次培训由兰州市教育局主办,甘肃省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学会CPS注册系统甘肃督导项目点承办。

视频课学习

此次线上培训会以清华大学樊富珉的专题解读报告拉开序幕。樊富珉教授在视频课中围绕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第二版)(以下称伦理守则)总则,指出“善行、责任、诚信、公正、尊重”是心理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心理教师要保持工作的专业性、公正性,要尊重每位寻求专业服务者,并为其提供适当且免伤害的服务,这让参训老师们找到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心和方向。接下来,北京理工大学安芹教授明确提出,专业胜任力是专职心理教师要掌握的最基本伦理。教师不但要夯实理论知识、提高实践专业技术,还需要督导师的帮助与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候志瑾教授对专业关系进行了详细解读,让老师们明晰了自己的专业角色界限。北京大学钱铭怡教授在心理咨询保密及保密例外的专题讲解中介绍了保密与保密例外的具体内容,对心理健康老师处理好实际工作中的难题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指导。南京大学桑志芹教授对来访者“知情同意”的内容进行全面介绍,并通过具体案例示范心理咨询师如何做好来访者的知情同意工作。针对平时工作中老师们容易忽略的心理测量伦理问题,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医院)田成华主任做了专业的讲解,从测量工具的区分,如何选取测量工具,数据回收后的使用等方面的伦理要求都进行了详细解读,让参训老师们明白一个小小数据的使用也体现着对来访者的尊重。

小组讨论

18日下午,南京陶老师工作站陶勑恒教授、北京建筑大学孟莉副教授、兰州财经大学王立冬副教授、医院的杨映萍主任、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的郑洪利教授等6位资深督导专家带领参训老师分小组进行线上讨论交流与答疑解惑,为参训老师规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陶勑恒老师针对“中小学如何更有效的进行知情同意”给出了国内外的前沿方法:心理咨询中心是学校教育资源的一部分,首先从学校层面向学生及家长对心理咨询中心机构、人员资质、工作方式、保密及保密例外的条件等要进行公告。其次宣传普及包括《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试行)》在内的与未成年人有关的国家法律法规。再次学校要建立学校危机干预的网络体系,落实每一项工作的具体负责人。通过自上而下的“广而告之”的方式先“知情”再“知情同意”,方能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我市中小学心理教师中已经成长起了一批优秀心理教师,在本次培训中,他们协助专家老师高效组织开展小组研讨活动,他们的专业胜任力也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肯定。

通过两天的线上培训,老师们深切体会到了具备伦理意识的重要性,找到了日常工作中问题产生的关键。培训结束后,老师们纷纷表示收获颇多:“明白了不少道理,激发了很多想法,产生了种种计划”。“咨询伦理看起来是一些冷冰冰的条文,但经过各位专家的解读,认识到在这些条文背后是对求助者最深切的关怀,对于人性中哪怕一息最微弱的火种,我们都要用尽全力悉心呵护”。“心理咨询工作确实不容易,不仅仅是要知道助人的方法、更要有助人的情怀和助人的原则”……

滑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zhoushizx.com/lzwh/69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