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记者陈白从履历上来看,马修·萨伊德(MatthewSyed)的人生几乎完美地诠释了一句知名表述——一个人就像是一支队伍。作为英国乒乓球名将,马修雄踞英国乒坛榜首近十年,并两次代表英国参加奥运会。但他并非来自英国的专业“国家队”,他毕业自牛津大学,同时修读了政治学、哲学和经济学三个专业,并以一等成绩毕业。如今的他是英国知名的管理咨询专家,也是《泰晤士报》的专栏作家,他在企业管理咨询领域出版了包括《黑匣子思维》、《天才假象》等多本畅销书。即使是在中国,许多人都读过他的著作。年,具有丰富多样性经历的马修带来了他的新作《多样性团队》。这本书向组织者展示了如何建立一支有多样化视角和能力的团队,让企业得以不断突破自身的局限。在书中,马修并没有局限于对于企业管理的方案提供,而是把他对人性的洞察放大到了宏观层面,按照中国企业家梁建章对这本书的推荐语——规模化的人口效应也将让国家在创新力竞争中拥有更多元化的视角,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这本书从管理学角度分析二战中的传奇情报组织“X站”、年珠峰登山队事故和硅谷崛起的历史过程,总结出组建多样性团队的4项原则:合理搭建多样性、保持适当的权力梯度、培养局外人思维、引导组织内部信息流动。同时,马修援引了进化科学中把个体智慧相互连接的“集体大脑”网络效应来解释多样性团队的价值。马修认为,各种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推动着集体大脑不断进化,达到了应有的思考水准。这是维持多样性团队所遵循的原理。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我们希望马修能够给出他心目中理想的多样性组织模板案例。但他并不愿意就此多谈,在马修看来,在当下变化迅速的时代,选择一个明确的组织作为标杆往往是不准确的,“有许多不同的组织在不同的领域展现了其多样化团队打造的尝试,但是我们很难简单从中选取最具有示范性的。”这倒是符合多样性本身的导向,如果有明确的学习模板或者偶像崇拜的话,本身就是对于多样性的一种背叛。领导者的角色经济观察报:《多样性团队》这本书中提出了组织构建的一种新范式。但在执行层面,企业领导者是否有特定的原则来建立多元化的团队?马修·萨伊德:复杂的判断需要团队合作,如果团队成员的大脑都以同样的方式工作,那就不比一个大脑好。这就是多样性改变群体集体智慧的地方,无论是从求生存还是保持领先地位,组织都必须多样化思维。在执行层面,其实组织的领导者可以采用许多原则和实践来推动这一点的践行,在我看来,应当重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zhoushizx.com/lztc/72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