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GRSupra牛魔王赛道试驾,不负经
丰田GRSupra牛魔王赛道试驾,不负经典美名,成就更高驾驭乐趣! 暌违近二十年,资深车迷们熟悉的ToyotaSupra牛魔王以崭新面孔回到跑车市场,引发热烈话题的不仅是经典之名回归,GAZOORacing会将这套来自BMW的引擎、传动资源改以何种面貌呈现?同样令人相当期待! 谈起Supra的历史,或许不少网友比我还要感到熟悉,在Supra诞生的8.90年代期间,可说是日本跑车的辉煌时期,知名度最高的无非是ToyotaSupra、HondaNSX、NissanSkylineGT-R、MitsubishiGT、MazdaRX-7等,其它像是HondaS/IntegraTypeRDC2、NissanZX、MitsubishiLancerEvolution、SubaruImpreza22B等,亦都成为现今车迷心中的经典车款。 初代Supra(A40)始于年,当时正式名称仍是CelicaSupra,是Toyota为了与Nissan(当时称Datsun)FairladyZ竞争所开发的新车款,采用当时相当新潮的斜背造型,配置一具最大马力hp的2.5升直六引擎,随后于年进入美国市场。 于年发表的第二代Supra,全名仍为CelicaSupra(日本本地是CelicaXX),因此同样使用Celica底盘所打造。第二代的主要外型特色是换上掀盖式头灯组,动力依旧是2.8升直列六缸引擎,末期最大马力拥有hp,0~96km/h加速成绩为8.4秒。 年登场的第三代Supra,才正式脱离Celica将车名独立为Supra,此时Celica维持前驱而Supra则延续后驱设计。第三代外观基本上是延续第二代而来,动力升级为3.0升直列六缸引擎,后期还加入涡轮增压辅助,将最大马力提升至hp。 至于牛魔王称号的由来,则是来自年问世的第四代Supra,外型使用圆润曲线取代前面三代的笔直线条,不仅是装载大尾翼的霸气外表令人印象深刻,其装载的2JZ3.0升直列六缸引擎更可称是一代铭机,原因来自于极为宽广的改装潜力,动辄上千匹马力的Supra经常可见,2JZ甚至成为众多改装车辆的动力来源!第四代Supra动力也区分为自然进气的2JZ-GE与双涡轮增压辅助的2JZ-GTE,并分为美规、日规不同调校,还有可拆卸中央车顶的Targa车型。 全新第五代Supra的诞生过程也可说是一波三折,自从年Toyota便在北美国际车展发表FT-1Concept概念车款,原厂虽是预告品牌未来跑车发展概念,但已被视为是新一代Supra的设计雏形,FT-1也曾现身于年台北新车大展。 随后Toyota与BMW也释出一个让大家感到高度兴趣的话题,就是两者将合作开发下一代Z4与Supra,这项合作并非空穴来风,双方早于年、年便曾签署合作协议,内容包含燃料电池、轻量化科技与运动化中型跑车等,新一代Z4与Supra即为合作内容的具体实现。 然而选择与BMW合作对Toyota而言还有一项特色得以延续,历代以来均是搭载直列六缸引擎的Supra,已成为一项精神象征,不过Toyota自身目前并无直六引擎可供使用,BMW刚好又是直六引擎领域的佼佼者,对新一代Supra来说再适合不过! 获得BMW的引擎、底盘与传动技术支持以后,新一代Supra该以何种面貌或风格呈现?成为下一道重要课题。在试驾前的原厂简报中,总工程师-多田哲哉(TetsuyaTada)先生亦有说明,研发团队希望能将NewSupra打造成一辆具有高度驾驶乐趣的双座跑车,并非只是为了刷赛道单圈纪录或加速性能数据而生,于是在车身尺码、轴距、轮距或车身配重等设定都是经过深思熟虑与反复测试。 简报中更特别强调NewSupra的轴距/轮距比例,宽轮距虽可以为车辆在高速行驶提供更好的稳定性,却会间接影响车辆转向灵活程度,轴距长度也是关键,研发团队于是希望将NewSupra的轴距/轮距比设定在1.55,这是他们认为最理想的数字,一个可以让新一代Supra兼具转向灵活度与稳定性的完美比例。 于是,我们明显见到新一代Supra的车长缩减至mm,足足比上一代末期减去mm,轴距亦缩短80mm至mm,轴距甚至比我们熟悉的86还短了10公分,造就新一代Supra十分精悍的敏捷外表。 新一代Supra整体外型延续多项来自FT-1概念车的前卫设计元素,从头灯组、前气坝、车侧扰流线条至融入尾翼造型的丰腴车尾,皆可见到FT-1浓厚的影子存在。只是当初FT-1为中置引擎、后轮驱动的MR设定,NewSupra后来则改为前置引擎、后轮驱动的FR驱动方式,两者在车格设定上便稍有不同。 比起上一代Supra,新车线条显得繁复许多,实车看起来其实还是保有上一代那几分圆润感受,独树一帜的外观样貌也让它具备极高辨识度。对我个人而言,大概就是只少了上一代那招牌大尾翼而少了点传承味道吧!(希望未来若有更高性能版能加入FT-1的升降式大尾翼!) 图中展示车辆颜色是IceGrayMetallic酷冰灰,国内一共导入八种车色,包含黑、白、银、灰、黄、红、蓝等七种标准车色,第八种MatteStormeGrayMetallic消光灰则列为限量加价选购方式。动力方面区分为2.0T/3.0T两款,2.0T再分为入门2.0T与顶级2.0TPremium 2.0T/3.0TPremium的外型差异并不大,主要只有后视镜配色及铝圈式样两项差异,3.0T的后视镜是图中的雾黑色;2.0T则是亮黑色。 至于铝圈式样,3.0T搭配图中双色19寸锻造铝圈,分色处理方式颇为特别。2.0TPremium则搭载单色样式的18寸铸造铝圈。图中见到的红色卡钳实为Brembo制品,自2.0TPremium以上车型均会标配Brembo对向式前四活塞铝合金卡钳与后浮动式单活塞铸造卡钳。 比起车头设计,个人更喜欢NewSupra极度霸气的车尾样貌,无论是融入尾翼、丰满后轮拱与尾灯组的窈窕曲线,或是配置两侧小型扰流翼、大口径双边单出尾管及中央后雾灯/倒车灯的后保杆,形成十足凶悍的车尾意象。 头灯内部采用6LED造型,上半部为近光灯,底部灯条则整合日行灯与方向灯。 Toyota与BMW双方在决定共享动力资源以后,两边新车开发案即分别开发进行,尝试以自家独门调校方式发展出个人驾驭特色。随着两方研发团队逐渐熟悉,过程中偶有遇到难题也会互相讨教,像BMW便曾建议将引擎位置后移0.5公分来达到更好平衡,Toyota因此也不惜牺牲部份已开发完成的引擎外围配件来达到此目的。 动力方面,两具引擎皆源自BMW集团,而且都是我们熟知的引擎系列,像2.0升涡轮引擎代号为B48,先前如MINIF世代JCW或BMWF5i/Fi、G世代X3/X4xDrive3oi等皆是搭载同颗引擎,根据不同车型亦有不同输出数据。在NewSupra身上,最大动力设定于hp/40.8kgm,0~km/h加速表现5.2秒。 顶规Supra则配置代号B58的3.0升直列六缸涡轮引擎,具备hp/~rpm最大马力与51.0kgm/~rpm最大扭力,双动力均是搭配八速手自排变速系统,并附上电子式后轴限滑差速器,3.0T的百公里加速则强化到4.3秒! 比起令人印象深刻的外观样貌,偏向一般轿跑设定的内装设计就显得中规中矩许多,优点是用料丝毫不马虎,从仪表台/两侧门板上方及中央鞍座红色位置都是使用皮质铺陈,门板扶手及方向盘则改采真皮包覆以提供更佳触感,另外排档座周围再以碳纤维材质覆盖来提升热血质感。(我还是很怀念上一代Supra那战斗感强烈的斜躺式中控台啊~) 坐进车舱后,整体车舱空间感并不会感到特别狭隘,但是包覆感很强,我指的包覆感不是来自座椅,而是环绕于身体的各部位接口,空间氛围跟BMWE86Z4Coupe十分相似! 使用真皮包覆并具白色缝线的双色方向盘握感厚实,若不想选择红黑内装配色,另可选择全黑色内装。 仪表板配置8.8寸数字仪表,同时上方具有可显示导航路线指引、ACC、路标辨识、车色等行车信息的全彩HUD抬头显示器辅助驾驶者。 中央多媒体屏幕同为8.8寸,内部整合卫星导航、蓝牙通讯/音乐串流及USB读取功能,2.0TPremium以上车型再配备具有12支扬声器的JBL音响系统。 包含双区恒温空调接口与排文件杆、多媒体操作旋钮等处都有熟悉的味道~因为同样是来自BMW集团支持。 中控台下方具有一处小型置物空间,一旁再附上USB与12V充电接孔。 排档座周围使用碳纤维材质饰板覆盖,Sport模式、驻车雷达与循迹系统启闭亦都位在此处。 两张座椅样式乍看之下与Auris有几分相似,其实比对后长得不一样啦!双座椅皆拥有电动八向调整(附驾驶座记忆)及电动四向腰靠调整(附两侧宽度调整),包覆性更好且支撑性也够,至少在丽宝赛道试驾过程中,尚未有包覆性不足的疑虑产生。 公升容量的行李厢空间不算大,可以放进一个登机箱,平时装载两人日常物品倒也不成问题。 介绍完新一代Supra的历史、开发简介与内/外观细节,准备来跟各位分享赛道试驾心得啰!试驾方式为教练驾驶带领一圈熟悉赛道,接着每个人自行试驾两圈,不过大直线被作为0~km/h加速测试使用,无法一尝NewSupra的中、高速加速实力。 短轴距、低重心、1.55轴距/轮距比都是Toyota强调NewSupra具有高度驾驶乐趣的基本特质,然而实际可强化操驾性能的还有前麦花臣、后五连杆悬吊以及AVS可变阻尼避震系统,NewSupra3.0T还用上前/35R19、后/35R19的宽胎设定,都是辅助操驾表现不可或缺的细节因素。 还没轮到我试驾以前,光是听到NewSupra颇为狂妄的浑厚声浪便让人感到热血沸腾! 不消几个弯,立即可以感受到NewSupra厚实而饱满的输出力道,重点来自从rpm即刻爆发的51.0kgm强劲扭力与hp最大马力,使得重踩油门起步或中速再加速都拥有刺激肾上腺素的出色爆发力表现。4.3秒加速破百的实力于现代看来或许不算特别出众,但是因为Supra的外型、座舱氛围、低重心及澎湃声浪等因素,会让你觉得整体驾驭感相当热血! 面对试驾前简报所提及的各项重点,在赛道试驾过程中获得彻底具体实现,特别是转向灵活度与底盘稳定性特别有感!一般来说,我个人并不是很喜欢长车头、短车尾方式的跑车设定,因为难免会因车头长度而影响转向感受,尤其前方加上一具六缸引擎重量,这点刻板印象却被NewSupra给击破,它的车头指向性相当灵巧且准确,并不会察觉到六缸引擎重量或着长车头带来任何影响。 1.55轴距/轮距比及短轴距加上前mm、后mm配胎,则替Supra营造十分稳定的底盘反应,特别是在完成一个弯道的路线中,从煞车入弯到出弯点的过程都能感受到Supra出色循迹性与抓地力表现,确实能给予驾驶者更多信心进行操驾。Supra的方向盘手感也很讨喜,转向辅助力道适中且回馈感扎实,不因配备EPS电动辅助而过于轻手。另一项特点是后轴维持与车身一致的稳定表现,除非刻意在弯中多补油门,车尾才会些微滑出,但随即被循迹系统介入而回复稳定。 结束意犹未尽的两圈试驾,Supra唯一让我想到可加强之处的是动态模式只有Normal跟Sport两种可选,或许可以再加入个更热血的Sport+也不错! 睽违近二十年进入第五世代的Supra,由于Toyota与BMW的双方资源共享,不仅让NewSupra保有日系跑车一贯的灵活操驾特性,还加入欧系车的稳定与扎实感受,是一辆会让人愈开愈上瘾的迷人作品!期待下回能在一般道路进行NewSupra的试驾体验。 NewSupra规格表 引擎型式:直列六缸DOHC24V涡轮增压 排气量:c.c. 最大马力:hp/~rpm 最大扭力:51.0kgm/~rpm 驱动方式:后轮驱动 变速箱型式:八速手自排 煞车结构:四轮碟煞 前悬吊形式:麦花臣+电子悬吊 后悬吊形式:五连杆+电子悬吊 轮胎规格:前/35R19、后/35R19 车身尺寸:mmxmmxmm 轴距:mm 车重:kg 你觉得今天的文章怎么样?欢迎在底下评论留言。你的点赞、评论、转发就是对小编最大的支持。本文由大柚编写,如有需要转载请标注出处,欢迎转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zhoushizx.com/lzly/71552.html
- 上一篇文章: 超冷门的五大男团,我猜你只认识GOT7,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