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夜问》专栏·第篇

高级笔记达人

拾零

责任编辑

君莫笑

《更新夜问》,为更新学堂学员专属的问答直播栏目,CEO柯洲筛选决策管理者最焦虑的问题,直接提问导师,剖析、改变和提升企业在科学决策、组织发展、营销增长的行为和结果,每周三晚8点常年推出。

本期直播嘉宾:大韩(韩贤金),绩效管理专家、OKR教练,15年人力资源管理经验。

前言

随着对战略落地、团队协同、激活员工、激发创新、推动敏捷等不同的诉求,对传统绩效管理弊端的无力感,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尝试导入OKR管理。

学习OKR(目标与关键成果法)与制定OKR并不难,只要在正确的认知和相应的辅导下,所有人都能弄懂会做。不过,如何才能做好OKR,这确实是我们经常被问到的话题。

在实施OKR过程中,不同的角色发挥的作用有所不同。基于在实践落地咨询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总结,要做好OKR,组织中不同的人应该把握不同的关键点。

一、组织各级角色应当如何使用OKR

1.高层:身体力行

OKR不仅仅是一个工具,而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与我们现行管理做法、套路有很大的区别,无论对于管理者还是员工,工作方式都有很大变化。

实施OKR,本质上是一场管理变革,而不是一个新工具、新系统的上线。对于任何管理变革,高层支持是前提和关键。

OKR更是如此,高层的支持是50%成功的保证。但高层支持,仅仅是领导挂个名、讲讲话就完了吗?

绝不是这样。我们不仅从形式上需要站台,更需要在精神上通过身体力行让大家真正相信:我们是认真的。

要做到身体力行,有一个必要条件,一个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是,认真做好OKR管理中的每个关键要项。

这些关键要项是:要搞清楚公司的战略规划(或者称之为经营重点与措施),将其变为组织的OKR;要参加OKR共识会,对部门的季度OKR对齐拉通负责;要定期组织OKR回顾会,认真的对待目标责任;要实施OKR复盘会,创造空间让大家坦诚自己的脆弱,不断找虐。

但这些往往会与我们认为的“结果导向”相冲突,往往会被“紧急的事情”所干扰,但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OKR是重要的事情,只有专注产生结果的过程,才可能得到结果。

充分条件是,自己也开始使用OKR。

虽然我们认为高管的OKR等同于组织的OKR,但高管也可以设定自己个人的OKR,作为自身目标推动的重点。

前段时间,我们在一家上市公司OKR回顾会辅导中,董事长最后总结时,也将其个人的OKR公布给所有的高管。

因为看见,所以相信。组织的高层,是企业前行的领路人,他的行动,更具有指导力。

2.中层:放松控制

在我们接受的管理学习和实践的管理经验来看:计划与控制,专注细节,应当是管理者的最基本的要求。

管理者的日常工作,应该是这样的:随时对下属发号施令,随时询问下属的进展,及时对下属的行动进行调整。

似乎如果不做这些,管理者应该做什么呢?管理者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OKR管理一个最大的不同,是让员工进行自我管理,发挥员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不是口号,而是OKR管理的思想本质要求。通过自主,让员工真正的对目标承担责任。

控制与自主,是一对矛盾。在实施OKR的过程中,我们的中层要时刻提醒自己:少管一点!少管一点!我们要放松对员工的控制。我们要鼓励员工,独立负责,独当一面。有奶吃的孩子,永远长不大。

在OKR实施中,我们希望我们的管理者成为教练式领导者、赋能型管理者。我们应该给员工教练,提供支持,及时反馈和认可,打造良好的团队氛围。我们要做一个园丁,而不是一个棋手。

这个转变可能是漫长的,尤其是对经验非常丰富的管理者而言。我们首要做的是,要放松控制。

3.员工:无须完美

实施OKR后,员工需要自己制定OKR。写一个OKR比较简单,但写一个好的OKR确实比较难,尤其是在管理者或教练眼中,员工制定的OKR有很多问题和不足。

这非常正常。对于大多数员工来说,虽然我们过去也定目标,但是我们更多的是制定行动计划,而且还有领导给我们指示和把关。

在这种工作环境下,其实我们并非是一个“思想独立“的个体,我们丧失了真正定义一个目标的能力。这需要不断的训练。

我们不必要一开始就让员工设定一个重点抓得好、效果把握住、策略有创新的OKR,这不实际也不科学。

我们需要通过不断地提问,来帮员工自己澄清思路、打开思想;我们需要通过在执行中反思,让员工自我意识并不断改进。

时刻要提醒自己,没有完美的方案!我们千万不要在设定OKR的时候,花太长时间从而没有时间付诸于实践!完成甚于完美!

4.HR:跳出考核

在导入OKR的时候,所有人都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zhoushizx.com/lzls/72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