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令首都大学生我的红色记忆随手拍微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打造首都红色文化传播亮点品牌,引导首都高校青年学生走进红色历史、感悟红色文化,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市委网信办联合组织开展“我的红色记忆”随手拍微视频征集展示活动。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作品主题聚焦首都深厚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以微视频形式,记录展示高校青年学生红色文化感悟,生动呈现新时代首都高校青年传承红色基因、勇担青春使命的梦想心声。二、活动组织本次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市委网信办联合主办,新京报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联合承办。三、作品内容及类型参赛选手需围绕北京市内的红色纪念场馆、纪念园(碑)、遗址遗迹、红色名人故居、红色文物、英烈故事等红色印迹进行拍摄,开展红色打卡宣介、革命文物介绍、红色文艺展示等创作。可结合“七一”“八一”“九三”“烈士纪念日”等纪念日为切入点;也可选择红色记忆的红色地标进行创作;也可通过一件文物或者老照片,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等。拍摄内容需围绕“人、物、事、魂”展开,讲述红色故事、红色记忆或身边的红色文艺,展示当代青年如何用行动诠释红色基因的新时代内涵。短视频要求能够准确表达红色文化内涵,突出主题思想内涵与价值引领功能。参赛作品按照内容和表现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纪实作品类”“主播采访类”“情景短剧类”等类型。“纪实作品类”指采用微纪录片等方式呈现的真实人物及故事。“主播采访类”指由人物主体播报、介绍或采访另一方而制作的短视频。“情景短剧类”指有一定原创情节的短视频。“其他类”为前三者以外的其他类别短视频,包含Vlog、动漫动画短视频、沙画等视频形式。四、作品制作要求1.内容要求作品要导向正确、主题鲜明、内容原创、立意清晰、尊重历史、逻辑清晰、富有新意、能够激发受众共鸣。应注重反映高校学生参观首都红色印迹、聆听红色故事、重温红色记忆、走进红色文艺时的所思所想所悟,展现高校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心路历程,呈现以青春、以热血为民族复兴努力奋斗的青春理想。同时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符合《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相关要求。与本次短视频大赛主题无关的作品不予评选。投稿作品须为年5月至年9月期间创作的短视频。来稿作品须为个人或团队创作的原创作品,需确保作品内容不存在任何版权纠纷、内容构思新颖,体现网络视听创新思维。严禁抄袭、剽窃,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如参赛作品涉及侵权等法律问题,由参赛者自行承担相关责任。2.技术要求本次征集作品为微视频,时长3分钟以内,题材不限。作品视频格式:MP4格式,画面质量要求为P。音频标准:电平小于等于-6dB,瞬间不超过0dB。字幕标准:有完整的唱词,且中文唱词须为简体字;唱词位置不得超出画面之外;需制作完整的片头和片尾;不可添加任何水印标识;不插入任何商业广告;如片中配有插曲,需配有中文字幕。五、征集方式面向首都高校学生,采取组织推荐与网上个人征集的方式,征集学生拍摄的红色文化微视频。1.组织推荐以首都高校为单位,参赛选手可按照所在学校发布的活动通知,将个人拍摄的符合要求的作品报送至学校指定部门,由学校统一推荐。2.网上个人征集新京报社通过新京报网、新京报APP以及新京报官微、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zhoushizx.com/lzbk/72903.html
- 上一篇文章: 创业大赛指南2023年松湖杯创新创业
- 下一篇文章: 中国绿发会典赞2021科普中国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