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新人必懂的3条职场潜规则求音创业录
团队新人必懂的3条职场潜规则 前段时间,品牌部门有位新人加入,仅过3天时间,ta就在部门例会上受到了同事和上级的一致认可和表扬,大家纷纷表示和新同学配合的很愉快。 ta是怎么做的呢? 在经验分享时,ta表示自己只是做了3件事:在执行过程中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及时寻求同事和组织的帮助;在主动发起协作时,向同事规范发布自己的需求;在配合同事协作时,合理的处理了别人的请求。 听完后,宝宝特别有感触:很多职场新人最容易在这几个点上踩坑,难以快速融入团队。 “自己完不成的内容不懂得向他人寻求帮助,等到要交付工作的时候拿不出成果,最终挨骂;发布需求后不做效果追踪,等到验收的时候还在急着做修改;工作过程中没能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顺序,等到上级询问工作进度时怎么也开不了口。” 事实上,这些问题很好解决。新人刚入职场经常扮演的角色无外乎这3种。 执行的人 负责一件事情的人 配合别人执行的人 接下来,宝宝就和大家仔细聊聊这3种场景,帮助大家理清工作思路,快速融入团队。 -01- 及时寻求同事或组织的帮助 “角色:执行的人” 职场中,我们可能会经常遇到自己不熟悉但很紧急的工作内容,这个时候,向他人发起求助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 为什么这么讲呢? 如果你已经事先和你的老板承诺了交付时间和标准,结果在你做的过程中才发现,其中一些交付内容你怎么也解决不了,眼看着交付时间就要到了,你还在那里默默地思考,最后的结果想想也很糟糕。 不仅辜负了领导对你的信任,甚至给用户造成损失。 所以,在做的过程中,碰到问题不及时解决掉的话,很容易拖累团队的工作效率,原本1个小时能做完的事情,结果硬是拖到3小时,如果团队是5个人的话,团队的损失那就是10小时。 当你不能在短时间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时,一定要借助团队或者组织的力量。 1)2点建议 前面和大家分享了寻求帮助的必要性。但是,这并不代表任何问题都要马上求助。 试想一下,如果你是一名团队的管理者,遇到一个人什么问题都来问你,同样的问题反复来问,你肯定就会想:“这个人是态度有问题,还是能力有问题?” 这里有2点建议分享: ①提问前,先思考 先完成独立的思考,并在努力尝试而无果的情况下,再寻求帮助,才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流程。 在思考的时候,也不能忽略了时间,比如领导安排了一个紧急任务,总共只有一小时,你都花了10分钟也没想到办法,就得快速调整思路寻求帮助,不然最终拖累了工作进度,后果不可设想。 ②同样的问题只问1次 同样,如果你总是要找你的上级询问问题,切不可在同样的问题上多次提问。 比较好的办法就是,沉淀你所碰到的问题的答案,同时,还可以分享给团队,让大家共同使用,减少下一次其他小伙伴问同样的问题。这样,你的上级也很乐意再次帮助你解决你的疑问。 总的来讲,寻求帮助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团队整体效率,只要我们的请求是在促成这个目标,那么你的请求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2)如何寻求帮助 那么当我们真正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又该向谁求助?以及如何合理表述自己的诉求呢? 接下来,宝宝就和大家来具体聊聊关于这两个问题的心得。 ①明确求助对象 关于明确求助对象,也就是要明确谁能够帮助你更快地解决问题。 具体做法就是把“对方是否有能力/经验/权力解决这个问题”作为考虑的重点。 当我们不确定的时候,可以问问身边的老同事,虚心地询问“建议找谁帮忙”。 不管是在工作场景,还是生活场景,当我们能够快速明确求助对象的时候,我们的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半。 ②梳理表述逻辑 关于表述逻辑,也就是要理清我们的问题是什么?期待得到什么样的帮助? 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个表达框架: “称呼,我遇到了一个难题,期望可以占用你XX分钟。” “我遇到的问题是什么。” “之前已经做了什么,但还是没有搞定。” “我希望得到的帮助是(越具体越好)” 简单来讲,在我们进行求助的时候,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自己的表述,保持高效沟通,毕竟对方的手里也有工作要忙。 所以,在讲述前要把自己的问题陈述清楚,尽量保持在5分钟以内,管理预期,节约彼此的工作时间。 -02- 规范需求发布,保持高效协作 “角色:负责事情的人” 在上一节,和大家分享了寻求帮助的话题。 接下来,我们就聊聊:”作为主事人时,如何向同事发布需求,保持高效协作?“ 首先,在我们发布需求之前,需要明确的是,核心目标是将事件高质量、按时的交付。 那么如何跟同事高效协作,帮助自己交付工作目标呢? 具体方法如下: 1)协作前 在事前,作为主事人的主要工作就是:接到任务-明确目标-提前做好“沟通材料准备”-设计好分工-交代背景-告知如何完成-确认分工。 比如说:你接到上级一个要整理团队信息的需求,首先就要明确交付的具体时间,做好预期管理,并确定相应的交付标准。其次你就可以开始准备信息收集的表单,并制定填写的样式以便和同事高效沟通,最后确定各自的责任时间标准。 2)协作中 在事中,作为主理人的主要工作就是:监督反馈-及时解决疑难。 事中环节,需要主事人统筹工作进度,可借助看板工具来监督要事完成与否,一旦发现进度脱轨,就要找到相关责任人,询问是否遇到难题,及时给予帮助,推进工作进度。 比如说:你在看板上已经发现小伙伴的内容并非按照标准填写,这个时候你就要及时和对方沟通,给予具体的反馈,提供修改意见,帮助他顺利交付内容。 3)协作后 在事后,主事人的主要工作就是:审核交付内容-修正验收-总结复盘。 事后环节,主事人要对工作的成果给予及时反馈严格审核,值得注意的是协作方做完后不去及时反馈的话,协作方会误以为交付通过,一旦审核出现纰漏,又会反工拖延进度。 比如说:你可以设置一审和二审机制,一旦有人完成,就可以先进行一审;如果上级给你的交付时间是下午5点,那么你就可以在下午3点前审核内容,避免出现纰漏不能在交付前按时修改。 简单总结起来就是:在事前,要明确目标、关键的时间节点;在事中,要及时跟踪、及时解决问题;在事后,要及时总结其存在的不足和取得成功的关键。 小贴士:作为主事人,同样要换位思考,在向别人发布需求的时候,就是需要别人调整自己的原计划,甚至放下手头的事情来做你的事。在人与事的分配过程中,需要注意沟通的语气,多换位思考,才能尽可能地得到大家的高效配合。 -03- 管理工作需求,合理处理请求 “角色:配合执行的人” 在上一节,我们讲到了作为主事人如何去发布需求,协同大家的工作。 但常见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忙,没有多余时间接别人的需求。面对这些协作项目,又该如何和别人一起配合呢? 并不是所有的需求都要及时去配合,在配合工作时,和大家分享一条准则:要事第一。 当自己手里有事要做,又遇到别人的需求时,往往会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 那么该如何做出选择呢? 首先,要以“对团队价值最大的事”为第一需求,“接受”别人的需求之前,先盘自己的时间,对于职场新人来讲,当自己拿不准的时候要询问上级的建议。 比如说:你的上级给你的任务是在18点交付方案,在中午12点的时候,你的同事有一个新的需求需要你现在协作,当你不确定要不要先去协作同事的时候,就有必要先去询问你的上级,如果有必要先去协作项目,就再来分配或调整自己的时间。 其次,不管是接到同事的协作项目,还是接到同事的请求,当你有要事没完成的时候,要懂得“合理拒绝”。 一些职场新人往往不敢直接拒绝别人,害怕拒绝别人后,会破坏彼此关系。但其实跟对方讲明原因即可,对方也能理解,这样才能避免工作不能顺利推进。 总的来讲,在接受别人需求的时候,只有先盘好自己的时间,才能保证我们的重要工作顺利推进,不至于上级要交付方案时,没能按时交付受到责罚。 最后的话: 到这里,宝宝的分享就结束了。如果你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进行讨论。 期待下期再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zhoushizx.com/lzxw/72215.html
- 上一篇文章: 同事不配合工作聪明的人都会这样做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