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兰州大学专硕教育这样办
全文字,预计阅读7分钟 年,兰州大学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首次超过学术学位研究生,占到55%;今年,则是兰州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范年——兰州大学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正迈向新征程。 在浩鲸科技工作的兰州大学在读工程硕士和企业导师(本文图片均转自兰州大学新闻网)作者法伊莎、黄青青(兰州大学) 11月初的广州,温暖如夏。浩鲸云计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浩鲸科技”)广州研发中心,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级工程硕士赵文斌与9个小伙伴已经在这里“工作”了四个多月。这一天,他们进行第二次联合培养成果汇报。 屏幕这头,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张瑞生教授等指导老师仔细倾听同学们的收获与困惑。广州那头的讨论室里,10名年轻人“意气风发、冲劲十足”。赵文斌的汇报已经从熟悉公司开发流程、开发规范等深入到思考ApacheRanger权限管理、Ranger如何与Kerberos对接、Hadoop组件打包等专业问题。 短短四个月时间,他成功实现了从学生转变为可以解决实际项目问题的技术人才——独立完成公司工单21单,能够敏锐发现产品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优化建议,公司评价“超出同期企业校招硕士中表现优秀的同学。” 这个令人惊喜的故事,还要从年3月讲起。 01 产教融合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 年3月,已有多年合作基础的兰州大学与浩鲸科技联合组建“智能计算技术联合研究中心”,成为兰州市重点资助的产学研基地。年秋,首批10名硕士研究生开始了特殊的学习之旅。 原本双方约定学生在校学习半年基础课,之后就直奔广州,在研发人员超千人、面积超三千平米的研发中心边工作边学习,利用两年时间培养出具备业务视觉、设计能力、架构思维的工程硕士。 为此,浩鲸科技为每一名同学配备了一对一的具备资深架构师职称、从业十年以上的企业导师,以及日常“辅导员”,双方制订了严格的联合培养管理办法。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时间计划,在停工停产的年上半年,企业导师、学校导师和同学三方也没闲着,一起在线上开组会研讨最新的学术前沿,企业导师扎扎实实地上了三个月“网课”。 “python编程、JAVA基础课程、基于大数据平台、算法原理和实现这些实践必备课程让同学们听起来如饥似渴,不过课后的作业对应届上来的研一同学可是难度超高,有时一门作业就要做上三四天。”张瑞生说。 严格要求的好处是同学们一到公司就能快速投入战斗。每个人都拟定了自己的研究主攻方向以及阶段性参与的重点工作,比如王潭洋参与广州移动项目和泉州公交线路优化项目,郭振斌则参与浙江移动智慧机房项目和空调末端节能项目。企业导师对同学们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zhoushizx.com/lzwh/68815.html
- 上一篇文章: 兰州市公布32例确诊患者相关信息
- 下一篇文章: ldquo平安校园与法同行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