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把脉”美术学习

——专访兰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美术教研员辛伟岸

随着“美育进中考”意见的出台和寒假的到来,很多家长开始摩拳擦掌,准备给孩子报各类兴趣班,却不知道怎么学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对于美术来说,中考会怎么考,孩子又应该怎么学习美术,学习美术对于孩子具有怎样的意义?为此,记者采访了兰州市第二十七中学美术老师、兰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美术教研员辛伟岸。

培养兴趣提升能力

辛伟岸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说”,学习美术的最大的魅力就是它会给你带来快乐,会使生活和工作更加美好。学习美术对于孩子成长也有很多意义,比如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审美、造型、观察、忍耐、记忆、感受、思维、分析、归纳和概括能力,有助于孩子想象力、情感的提炼和运用以及创造力、创新力的提升。学习美术,重点不在于美术的技能,而在于“思路”、“思维”或“观念”的培养,这可以辅助孩子更好地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由此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尤其是感悟能力。

对于儿童美术学习,主要在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挖掘,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孩子的能力也有新的要求,这一段时间是孩子学习美术最关键的时期,其中会有部分学生因为和“优秀”学生的差距而失去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因此,这段时间要重点培养孩子学习美术的兴趣,不能把孩子的美术作品评判标准划分为简单的“像与不像”,而要尽量的多认可、肯定和鼓励孩子,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快乐和愉悦。

正确引导积极鼓励

辛伟岸谈道,初中生学习负担重,压力大,美育的考核不应以专业试卷的形式出现,这种考核形式只能部分反映美育现状,是功利的,也是片面的。美育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源源不断的熏陶和感染,是心灵的洗涤和情感的净化,也是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考查形式应该以学科融合为主。目前出现的考题题型也类似其他学科,如选择、简答、判断、设计和绘画等,家长和学生不必过于担忧。

寒假即将开始,对于美术感兴趣的学生,可以考虑报一个有资质、正规的绘画班进行系统学习,这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绘画的类型较多,其中大多数都适合小学阶段,老师在教授过程中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降低难度和能力的要求,做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初中阶段,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思维能力,就可以学习相对专业的素描和色彩。高中阶段,学生也可以继续学习美术,一部分学生可以考虑走美术专业,报考美术专业院校。家长在假期可以陪同孩子参观优秀的美术作品或者画展,以及与美术相关的电视节目或纪录片,增加孩子对美术的理解和认知。在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难,家长应该多鼓励孩子,不要一味地批评、指责,帮助孩子树立对于美术学习的信心。

教学相长全面发展

对于美术教学,辛伟岸提出几点建议,第一、美术教学要灵活,分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内容要灵活,主要体现在教师围绕美术课标,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另一方面方法要灵活,主要体现在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第一,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二,注重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即重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唯一主角,避免简单的灌输,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第三,重视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拓展学生知识面,增加文化含量。第四,面向全体学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zhoushizx.com/lzfz/69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