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由传统方式向信息化、智能化模式的过渡

本报讯记者张明柳吴敏报道近日,兰州市市直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平台启动仪式在当地举行,标志着兰州市公车管理工作完成由传统用车流程向信息化、无纸化智能管理模式的过渡。

“我们实行全市一张网,利用平台进行数据对接,对公务用车的调度和管理也可做到有据可查,有“迹”可循!”兰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公车管理处经主任告诉记者。

据介绍,该公务用车管理平台是以“互联网+机关事务管理”为思路,依托互联网在兰州市机关事业单位资产综合管理平台上建立起来的。它分为公务用车监督管理平台、保留车辆服务平台、综合执法车辆服务平台、后勤保障平台四个板块。通过服务平台可为公务用车申报单位提供审核、登记、派车服务,实现申请、派车网络化服务;通过监督管理平台可实现对车辆的实时跟踪监管;通过后勤保障平台对车辆情况进行自动记录、查询、保证车辆维修、加油、保险、报废合规进行,并根据里程统计、超速报警油耗分析、费用分析结果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用车规章制度,减少事故发生率,提高车辆使用效率和服务质量。

“这个平台可以实现对公务车辆使用的全程监管,杜绝了公车私用,提高了公务出勤的效率。”经主任告诉记者。兰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为所有公务用车配装“北斗卫星”GPS定位系统,保证车辆动态信息能够随时传输到车辆管理后台,由工作人员及时监控,一旦发现公车私用问题,就会及时以函的形式转发违规单位纪检监察室进行核查并作出处理决定,并上报市纪委备案。同时,平台在车辆使用流程设计上严格遵循“谁主管、谁审批、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用车单位主要负责人负有公车管理使用的主体责任,驻用车单位纪检组(纪委)履行监督责任,确保派出车辆依规依法使用,杜绝游离于流程之外的用车。

为实现节本增效,兰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还规定除有特殊保密车辆要求以外的所有各类保留车辆,包括实物保障、机要通信、应急、调研接待、特种专业技术以及执法执勤、综合执法车辆等均纳入平台统一管理。纳入平台的各类车辆建立车辆档案,实行定点维修、保养、加油、准确记录车辆维修信息、年检记录、违章情况、费用支出等详细内容,定期统计使用次数、运行费用,分析单车运行成本,实现公务车辆运行费用的管理与控制。

经主任介绍,其实从7月1日起车辆管理平台就已进入全面运行阶段,截至目前,在兰州市机关事业单位资产综合管理平台已录入信息的涉改单位有家,其中车辆信息条,驾驶员信息条。通过平台申请使用公务用车单位70家,管理平台派出一般公务用车35台次、保障平台派出执法执勤车辆6台次。

为“一石三鸟”的公车管理模式点赞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改革目标,即实现公务出行便捷合理、交通费用节约可控、车辆管理规范透明、监管问责科学有效,基本形成符合国情的新型公务用车制度。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各地均在探索。在“互联网+”的全面渗透下,公车改革也要赶一把时髦,车辆管理平台化、平台管理信息化成为改革中的绝对主旋律。不光兰州,公务用车综合管理平台的建设早已遍地开花。仅中国政府采购网上近期在招标的项目就涵盖了甘肃、云南、河北、广西等地多个市县。

新华社曾发表评论说,判断公车改革的效果有三个评判标准:能否真正杜绝“车轮上的腐败”、能否有效降低行政成本、能否保证政府工作效率不受影响。在公务用车管理平台的设计和架构中,各地将深化监督、提升服务、控制成本三大目标深度融合。通过流程记录可追溯、过程监控可预警,实现纵向层层监管,横向资源共享;通过资源共享,车辆得以优化安排,科学调度,保证实际用车需求;通过效率的提升,用车成本也得到有效控制。可以说,建设一个平台,却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因此,小编禁不住想为这一改革催生出来的新模式点个赞!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白癜风早期症状
白癜风怎么能治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zhoushizx.com/lzbk/64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