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这门学科,初一年段已经产生了两极分化。比如我们班的小飞飞同学,从初一进校的第一天开始,大小考试测验,除了选择题都是雷打不动的零分。我尝试了各种方法想让他对英语产生兴趣提高成绩,都以失败告终。像他这样在小学阶段就被磨灭了兴趣的同学不少。他是一个相对比较极端的例子。其余的都是想学但是不会的太多学不会跟不上。

初三伊始,两极分化严重。听写以后每次都有十几个人不及格,全班就41个人(流泪中……)。于是经常我怀着恨铁不成钢的心情拿着古人所说的戒尺我们称其为爱心棒的小棍子在不及格人的手心敲两下,告诉他们就几个单词短语,在老师讲过无数遍的记忆方法后拿出实际行动背一背记一记。效果当然有,但是他们不开心我的心情也不好。

于是我思考了一番,60分及格对于初三的一部分学生来讲,真的是不可逾越的鸿沟。我把不及格学生的学生考量一番后,给每人定了一个新的及格标准。有50分的,40分的,30分的。我还专门列了一张清单,粘在我的英语书背后,用来提醒我。

今天早上又听写了一遍,根据新标准只有3人不合格。听写本发下以后,气氛和往常都不一样了,大家开开心心的改着错。我能感受到部分有意愿好好学习(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的学困生的成就感。有一个小男孩问我:“老师,如果听写一直合格,标准还会提升吗?”他问了一个我还没有考虑过的问题。我想了想说:“目前标准不变”。他是有多么害怕够一个他够不到的标准啊!

实际上,当老师的都明白这个道理,难得是实际操作。在大班额授课中,老师很容易采取一个标准量化。因为标准越多,实际操作越困难。但是听写的多重标准还是可以实施的,而且也是有效的。

写在最后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曾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其将最近发展区定义为“实际的发展水平语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由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是指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是语能力较强的同伴合作时,儿童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

显然,为不同能力和程度的孩子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过去的一个为所有孩子设定的集体目标被瓦解,取而代之的是根据能力和水平差异而制定的分层标准。这不仅适用于学校,更适用于家庭,明确孩子的程度,制定不同的标准。让孩子在向困难迈进的同时能够多几分快乐!

赞赏

人赞赏









































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
白癜风该怎么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zhoushizx.com/lzbk/61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