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治青春痘 http://pf.39.net/bdfyy/bdfzj/210311/8736666.html

活动时间:

.03.30

09:30--12:30

活动地点:

大学生活动中心

兰州新区是年8月国务院批复设立的全国第五个、西北第一个国家级新区,被赋予“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战略使命,总面积平方公里,现托管3镇,常住人口46.5万人。

  近年来,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及国家级新区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统一思想、统揽全局、统领发展,把肩负好战略使命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生动实践。坚持抓实党的建设增定力,深化综合改革激活力,培育新兴产业强实力,促进创新开放挖潜力,精智管理城市添魅力,新区步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之路,“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极、地、台、区”作用日益显现。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6.7%,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国家级新区前列,成为西北经济最活跃的地区。荣获“中国(区域)最具投资营商价值新区”“中国领军智慧城区”,全国“社会治理创新城市”“绿色发展优秀城市”、全省“市州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奖”等。

  坚持把改革作为立足之本,深入实施管理体制、干部人事、行政审批、国资国企、农业农村等“九大改革”,综合改革跻身国家级新区“第一方阵”。承诺制、并联审验、不来即享、证照分离、全员聘用、全员绩效等多项改革得到国家和省市肯定,投资项目审批和企业开办时间分别是国务院要求的1/4、1/5,事项最少、流程最简、时限最短、服务最优的高效审批成为全省样板;土地、用能、运输、融资、社保等要素成本大幅降低;国资国企改革成效显著;农村“三变”改革持续深化,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全面完成。获批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成为全国管理效率最高、运营成本最低、服务质量最优的地区之一。

  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引进产业项目多个、总投资多亿元,十大生态产业集群初步形成。高标准建设绿色化工园区,两年内引进产业项目个、投资超多亿元,项目建设创多项全省、行业新纪录;10万吨高导新材料、4.5微米超薄铜箔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蓬勃发展;兰石装备、广通新能源汽车等“新区制造”走出国门;佛慈、和盛堂等生物医药企业高质快速增长;建成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中科曙光、华为、国网云等29家大数据企业入驻新区;种养加、产供销现代农业循环产业链全面构建,农业现代化水平走在全省前列;商贸物流产业年贸易额突破亿元,晴望川民俗文化村、西部恐龙园等一批特色旅游景区深受游客青睐,旅游综合收入倍数增长。

  坚持创新开放双轮驱动,建成各类创新平台个,引进研发人员名,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31.4%,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增至3.6%,企业申请各类专利近千项。获批建成综合保税区、国际航空港、铁路口岸3个开放平台和粮食、肉类、跨境电商等8个指定监管场地,开通12条国际货运航线,国际货运班列双向常态化运营,保税仓储、金融仓储等物流园高效运营,货物吞吐量、进出口贸易额快速增长,入选“国家陆港型物流枢纽”,获批“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坚持把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不断完善城市承载功能,全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开发建设面积增加到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城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日趋完备。脱贫攻坚任务高标准完成,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加速推进,24个保留村全部达到美丽乡村标准。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城市绿地率大幅提升,环境空气质量显著改善,“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创出新经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加强。

  坚持发展为民的价值取向,用心用力做深做细民生工作,持续改善人民生活。以产业发展带动城镇新增就业11万人。建设各类学校53所,科教园区建成院校7所、在建9所,入驻师生7.5万人,与余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积极争创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医院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个。建成各类文化场馆40个,各类体育场所个,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全面胜利,法治新区、平安新区建设纵深推进,社会治理体制不断健全,发展环境全面优化。

  “十四五”时期,兰州新区将紧紧围绕国家赋予的战略定位,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兰西城市群建设等重大机遇,把握新阶段、践行新理念、融入新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加速产业集聚、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城市能级、优化生态环境。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保持16%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保持18%以上,常住人口超过百万,将兰州新区打造成为西北地区产业发展集聚区、集成改革先行区、创新驱动引领区、生态治理示范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城市建设新标杆,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级新区。

参会企业名录及相关岗位信息如下:

编辑:彭俊

审核:高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zhoushizx.com/lzxw/69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