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513569.html
03:12

导语:近期有报道称,ofo已通过动产抵押的方式,先后两次将其资产共享单车作为质押物,获得了阿里系共计17.7亿元人民币的融资。ofo第一笔质押的单车数量约为万辆,借款额为5亿人民币,据此可推算每辆单车的抵押价值大约是元;如果以此计算,第二笔借款涉及的单车大约为万。两笔交易合计质押单车数量超过万辆。若考虑到单车质押价格不同的问题,第二笔质押的单车价格以元计算,涉及单车数量也超过万辆,那么两笔抵押借款质押的单车数量约万辆。另外,其中还涉及重复抵押的问题。VISIONTMTofo压上血本,万量车借阿里17.7亿

工商信息显示,ofo两笔动产质押的交易主体均为“上海奥佛合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法人代表为戴威,唯一股东为“OFO(HK)Limited”。

其中,第一笔抵押发生于今年年2月5日,ofo将北京、深圳、上海、广州四地逾万辆自行车,抵押给“上海云鑫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获得5亿融资额。资料显示,上海云鑫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为蚂蚁金服关联公司,法人代表为蚂蚁金服CEO井贤栋。

与上一笔融资中间仅仅间隔10天,ofo抵押共享单车后获得浙江天猫技术有限公司12.66亿元资金。早在年3月,ofo曾公布其拥有超过万辆车;6月,戴威公开表示ofo拥有万辆单车。而年底的官方数据显示,ofo在全球(主要是中国)投放了超过万辆单车。可以说,此次ofo为了向阿里借款,几乎抵押了目前运营的所有单车。ofo靠着野蛮生长占据了共享单车行业NO.1的地位,然而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呀,苦心经营的大好河山,最重要的资产抵押给了阿里。原因ofo缺钱!

戴威宝宝心里苦,滴滴不签字,不签字!去年就爆出滴滴与ofo貌合神离,矛盾重重。滴滴派驻ofo的管理团队强势介入与ofo的创始团队斗争激烈,一度传出滴滴团队集体休假的消息。随后1月初,滴滴上线了自己的共享单车平台和自有共享单车品牌青桔,同时出人意料的收购了资金链断裂的小蓝车。滴滴在共享单车江湖已经看似尘埃落定的时候,却出人意料的出手竞争激烈、烧钱如纸共享单车市场,似乎不是明智的选择。

在接受《财经》采访时,记者问程维,“一项新业务,自己做还是投资,判断标准是什么?”程维的回答是:“有人做好了我们就合作,没人做好我们就自己做,这是我们的原则。”“如果这项业务对滴滴很重要?”程维的回答很霸气:“那就买下来。”“没人做好我们就自己做”,嗯。对于一心要比肩BAT的程维来说,共享单车自己做绝对是下下策,谁愿意与自己协同性如此之强,投入巨大的养子闹的不可开交。“父子分家”,可见ofo与滴滴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其实,ofo的戴威早就盘算过自己的结果,想想3年前,堪称惨烈的“烧钱补贴大战”、众望所归的“快滴合并”、快的团队集体“套现出局”等等情形似乎还历历在目。快的创始人“耿直boy”陈伟星化身“陈怼怼”,到现在还有事没事开怼朱啸虎(滴滴天使投资人),就连过年也没有放过,可见伤害之深。戴威不想成为下一个陈伟星,虽然结局可能是一样一样的,但也只能选择了一个看似最好的结果。早在去年,迫于投资人的压力,ofo与摩拜单车合并的消息甚嚣尘上,金沙江投资人朱啸虎等投资人也频频喊话支持合并,各种表态翻译过来不外乎是:我要变现,我要退出!麻蛋,这钱烧不起,你以为劳资是陪你烧钱玩的嘛。但戴威心里清楚,一旦ofo和摩拜合并,自己铁定出局。而如果滴滴成功控盘ofo,以程维的强势,戴威也不会有好的结果,而且结局有可能比与摩拜合并还要惨。而身为BAT的百度已经通过出售百度外卖等O2O资产,向外界传达了ALLinAI的决心。这样看来,急于抢占出行入口的阿里无疑是戴威最后的救命稻草。

事实上,这17.7亿已是阿里对ofo的第三次输血。去年4月,ofo宣布获得蚂蚁金服D+轮战略投资。7月,ofo宣布完成超过7亿美元E轮融资,由阿里、弘毅投资和中信产业基金联合领投,滴滴和DST持续跟投。从去年9月以来,ofo频频被传新一轮总额为10亿美元的融资即将完成,但是,阿里和ofo的投资事宜一直处于搁浅状态。背后的原因在于与ofo创始团队决裂的滴滴方面拒绝签字,用业内人士的表达,“ofo现在是有钱进不来。”ofo喂了一颗“毒丸”给滴滴,已经全面倒向阿里此前,年初ofo的日订单已降为万单左右,相比其去年10月公布的3万峰值下跌60%。春天来了,户外骑车的人数将逐渐增多,ofo订单量也会有所抬升,随之而来的有可能单车大战还会再次爆发,由于一线城市控制共享单车数量的投放,一线城市实际已经是存量市场。面对虎视眈眈的腾讯系摩拜、滴滴系青桔、小蓝以及是敌是友的阿里系哈罗单车。此消彼长,如果不能有效应对,无疑将面临灭顶之灾。对于戴威来说,ofo抵押所有单车可能起到一石两鸟的效果,一方面缓解ofo资金的压力,另一方则给一直不签字的滴滴抛下了一颗难以下咽的“毒丸”。

“毒丸计划”是美国著名的并购律师马丁·利普顿年发明的,正式名称为“股权摊薄反收购措施”。当年,新浪在面对盛大收购的时候,就是采用了毒丸计划。最终盛大只能无奈放弃新浪。其实“毒丸”有很多玩法,其他小编这里就不说了,其中一项就是“负债毒丸”。指目标公司在恶意收购威胁下大量增加自身负债,降低企业被收购的吸引力。例如,目标公司发行债券并约定在公司股权发生大规模转移时,债券持有人可要求立刻兑付,从而使收购公司在收购后立即面临巨额现金支出,降低其收购兴趣。而兑换毒债是指公司在发行债券或借贷时订立毒药条款,该条款往往作如下规定,即在公司遇到恶意并购时,赋予债权人可以自行决定是否行使向公司要求提前赎回债券、清偿借贷或将债券转换成股票的选择权。有媒体分析认为,“债转股”是最终阿里拿到较大话语权的一种方式。质押期满,债务方偿还原始债务,如债务方不能履约,债权方有权对质押股权进行处置。也就是说,针对此次借款行为,阿里与ofo双方可以签订某种“股权质押协议”:ofo将等值股权质押给阿里,当ofo无法偿还债务时,阿里的债权可以转化为股权,进而获得ofo的股权,从而对ofo产生重大影响。而如果ofo破产清算的极端情况发生,阿里可以通过与抵押人ofo协商,或是通过起诉由法院判决后完成抵押物单车的处置,阿里最终将ofo抵押的单车全部变为属于阿里的单车,即使保留ofo品牌,但ofo的背后已是换了人间。无论哪种方式,届时如果滴滴不接受,那么ofo将只剩下空壳。所有线下入口的单车都归阿里所有,ofo只剩下数据和无用的APP。而要知道ofo、滴滴同是出行平台,单车及出行平台用户数据基本都是重叠,你手中的APP绝对不只一个单车出行的APP,同是两轮单车又是四轮出行的用户的数据价值将大大折扣。这也是为什么共享单车平台之间基本少有发生并购,所以留给滴滴的将是一地鸡毛。可以说ofo是“故意”接受阿里这笔钱,既可以联合阿里反制滴滴,逼迫程维吃下这颗“毒丸”使其就范。而戴威则有可能挟ofo的重资产倒向阿里,以谋求最后的机会。毕竟共享单车行业第一、一线城市万辆单车体量对于阿里是梦寐以求的,而阿里旗下的永安行、哈罗单车更多是在二、三线城市布局,无论数据、用户与ofo有太强的互补性。对于一直处于被动的阿里来讲,出行竞争有可能破局迎来剧情反转。出行一战,马云对马化腾扳回一局,阿里下了一盘大棋局。

三年前,滴滴与快的并购让痛失出行入口的阿里颇为尴尬,所以对于共享单车之战阿里显然势在必得。根据北大光华和滴滴一起出的一份报告,共享单车对出租车、步行、运营三轮车的替代率分别达到30%、35%和25%。一线用户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后,要么打车,要么骑共享单车,用户在滴滴和共享单车之间来回切换的比例大约为30%。所以阿里17.7亿买的,不仅是一堆质押的自行车,而是一个出行的大格局。其实,戴威倒向阿里也颇有是无奈的意味,因为阿里也一直在打着自己的算盘,而且对于阿里来讲这次不容有失!正当大家大谈ofo与摩拜合并,以为共享单车“烧钱”、“烧脑”江湖混战已经结束,不想风云突变。年9月,上市公司永安行发布公告,永安行子公司获蚂蚁金服等机构8.1亿元融资,上海云鑫为永安行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8.33%,一个月后,有桩的永安行和布局二、三线共享单车的哈罗单车合并。年12月4日,哈罗单车宣布获得总计3.5亿美元的D1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蚂蚁金服等。虽然哈罗单车的背后还有复星、纪源资本等明星资本力量,但经过多次注资,目前蚂蚁金服已经成为哈罗单车的第一大股东,阿里的角色备受业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zhoushizx.com/lztc/71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