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携手共抗白癜风 http://m.39.net/pf/a_5882648.html

践行对分课堂理念

转变课堂教学生态

——七里河小学教育集团教改培训活动侧记

提高教育质量,首先要把课教好。课堂教学仍然是培养人才的主渠道。

——顾明远

课程改革、教材改革、教师培训最终都需要与课堂相结合。只有课堂真正改变了,课程、教材和教师方面的变革才能整合起来、落实下去。课堂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最后一公里”,这是当前世界教育界达成的共识。对分课堂被誉为目前中国唯一具有原创性质的本土化的新兴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对教与学核心关系的巧妙调整,使课堂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系统性转变。这一新颖的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开辟了新的路径。面对对分课堂,我们小学老师有许多不解与困惑。年4月20日七里河小学教育集团有幸邀请到了对分课堂的创立人——张学新教授莅临我校,为集团校老师们讲解对分课堂的理念、指导具体教学方法。

专家简介

张学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士(少年班),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博士、耶鲁大学博士后、复旦大学心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东方学者。主要研究脑神经科学,发现中文特有的脑电波N,提出汉字拼义理论,揭示中国文字的独特性,创立“对分课堂”教育教学模式,构建“海量高考”的新方案,提出破解意识难题的“回声论证”。

理念先行

张教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对分课堂的基本理念和操作方法。“对分课堂”形式上把课堂时间一分为二,一半留给教师讲授,一半留给学生进行讨论,实质上在讲授和讨论之间引入一个心理学的内化环节,让学生对讲授内容进行吸收之后,有备而来参与讨论,通过对讲授与讨论的有机整合,实现了“教法”与“学法”的对立统一。张教授通过展示已经实践对分课堂的语文、数学、英语等视频课例,深入浅出讲解了对分课堂的四个环节:精讲知识、独立内化、对有问题的地方进行讨论、全班交流。

案例研讨

普及了对分课堂的基本理念后,张教授针对集团校准备的语文、数学、英语三节展示课例分别进行了各学科对分课堂实践的指导。

语文

葛宣彤老师为大家介绍《白鹅》的教学过程。谜语导入,介绍丰子恺,快速检查字词预习,净角与白鹅走路的对比;独立学习,表现鹅步态高傲的句子等问题;“三眼一板”与“一丝不苟”是否矛盾,反语的介绍……张教授依据对分课堂的教育教学模式从教学目标的逻辑关系、教学重难点的精准定位到教学实施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具体的实践指导。针对老师们提出的困惑,如一节语文课需要教字词句、修辞手法、写作方法等内容,教授的内容多,如何运用对分课堂模式?拼音教学让同桌之间互相订正读音,若A同学不知道B同学读音是否正确,在对分课堂中互相检查怎么解决?一连串的困惑,张教授都耐心地一一作出了指导。随着张教授对传统课堂某些质疑观点的层层展开,老师们内心的涟漪也在随波荡漾,困惑与不解随着教授深入浅出的剖析也渐渐明朗、逐步释然。数学陈彦文老师为大家介绍了《分数的意义》教学过程:第一,教师提出自学要求,学生自学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第二,根据自学的内容进行讨论;第三,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解答;第四,巩固练习阶段。张教授用“很像对分课堂”来评价陈老师的授课过程,同时指出在逻辑方面又与对分课堂略有不同,进而对部分环节进行了指导,让其成为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

英语

英语组代表吴娟老师为大家分享了自己《LastWeekend》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从歌曲到故事,情景交融,生动有趣。张教授就吴老师的课堂设计进行深入剖析,并强调了对分是颠覆性的:颠覆传统的教学方式,颠覆传统的学习方式。建议一开始不要播放单元歌曲《LastWeekend》,提倡复习用简单的方法来教,知识“成对”来教。不要让学生去猜,让学生直接说,说完后学生互相说,给学生说话、提问的权利。张教授反复强调一定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先教后学。从死记硬背到让学生自己创设情境,从低到高,教学才更有效。针对有老师提出的“对分课堂少了趣味性”,张教授儒雅的解释“对分如果做好了,本身就很有趣;反馈互动,鼓励支持。”

经验分享

为了让大家更加清晰的认识对分课堂,张教授提出核心是“教迁移”观点。即兴通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zhoushizx.com/lztc/69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