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的“教师发展”栏目介绍的第二名草根名师是兰州市第三中学的陈光梁老师。陈光梁老师投身教育事业18年,勇挑重担,任劳任怨。他曾经担负高三年级3个班的化学教学任务,同时身兼班主任和年级组长等工作,不但超额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而且所带班级的化学成绩均排在前列。每天在校时间累积超过12小时的他,课堂教学锐意创新,年级组团建生动有朝气,班级学习气氛浓厚、班风端正,学生在校的饥寒冷暖、喜怒哀乐,事事关心,细致入微。期中期末考试后自己出资奖励学生,每届高三用自己的钱给班里每一名学生发送“个性化定制红包”……作为一名草根教师,他的故事很朴素,也很精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世界,去感受他的春华秋实。

陈光梁老师的春华秋实

□兰州市第三中学 魏 敏

兰州市第三中学是甘肃省一所历史悠久的百年名校,秉承“兴贤、育才”的校训精神,着力打造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陈光梁老师就是其中一位杰出代表。自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常年担任班主任和年级组长,率领团队创造教学佳绩;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信念坚定,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广大师生做好表率和榜样。勤勉务实,强学力行

陈光梁老师投身教育事业18年,接受学校的组织安排,勇挑重担,任劳任怨。年他毅然担负起高三年级3个班的化学教学任务,同时身兼班主任和年级组长等工作,不但顶住了压力,而且超额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所带班级的化学成绩均排在前列。

陈老师要求学生做到八个字:读、划、写、记,错题归档!

“读”,要有课前预读的习惯,能根据预习提纲或导学案带着问题读懂课文,归纳含义;“划”,要划出重点、要点、关键词、句。尤其是在做大型综合题时要在试题上圈圈点点,勾画出重点信息;“写”,把自己的想法、疑点写下来,带着想不通的、不理解的问题去听课;“记”,要把重要的概念、定义、性质、用途、制法多读几遍,记在脑子里。古人说,疑者看到无疑,其益犹浅;无疑者看到有疑,其学方进。

陈老师要求同学们要有错题本,把平时作业中或考试中有价值的错题整理归档,并在相关错题后附上一道同类型的练习题,以巩固深化!与此同时让同学们完成自己的分科试卷袋——把自己所有考过的试卷以时间轴为序装订成册,今后的考前复习只需要三件宝:笔记、试卷袋、错题本,既高效,有又针对性!

在上完每章节课文内容后,陈老师都会要求学生自己完成本章的思维导图,把零散的知识、相互间的转化规律、复杂的内容整理归纳成图表,成为全章及全书的知识概括和小结。并挑选出部分优秀作业贴在展示栏供大家学习交流。这既是对展示同学的表扬,又为其他同学树立了榜样,相互激励,共同进步!

担任年级组长的8年,陈光梁老师全面负责本年级的管理、组织,引导本年级的教育教学活动,每学年定期开展年级教师业务大比拼,通过赛课、集体大教研、同课异构等方式促进年级内教师基本功素质的提升和教师间的相互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加强年级组的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全年级学生举办年级画展,不但在全校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其他年级组树立了榜样。

他定期开展年级组老师的团建活动,形式多样的团建活动既增进了教师之间的友谊,又放松了身心,为后期的繁重教学积蓄了力量。他通过协调班主任、各科老师的关系,鼓励教师献言献策,实施民主管理,追求科学高效。在校际联考中,年级多门科目成绩屡创佳绩,获得学校、家长的一致好评。陈光梁所带领的届高考成绩一本率接近40%,同比、环比均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所在年级组获得了校“优秀年级组”荣誉称号,个人也获得了“优秀年级组长”的称号。

身正为师,徳高为范,是陈光梁老师一直秉承的教育理念。从我做起,处处为学生做出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事,自己一定要先做到。每天早上7点10分准时到校,风雨无阻,即便身体不适,也从不迟到。每天早上组织学生晨读,检查学生作业;每天晚上等到学生们开始上晚辅导才肯离开学校,经常回到家已是七点多,每天在校的时间累积超过12小时。

陈老师通过家访、电话等方式了解学生和他们的家庭,和学生一起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并监督落实。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大多不适应高中学习生活,他就陪同学生一起上晚辅导,课间和学生谈心谈话,了解学生的实际困难,制定改进措施,教给学生高效学习方法,让学生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他长年无偿奉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只因心中对教育爱的执着!他平时跟班紧,只要有自习课,就坐在班里和学生一起安静学习,这种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深刻影响了每一位学生,班级学习气氛浓厚、班风端正、积极向上,班级成绩在同年级各班中名列前茅,所带班级多次获校“优秀班集体”等荣誉称号,陈光梁老师个人也多次获得了兰州市第三中学“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锐意创新,开拓进取

陈光梁老师在十八年的职业生涯中,不断钻研教育和教学方法,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风格。他总是立足最新的发展形势,紧密结合高中阶段教育教学特点,妥善解决各类难点问题,积极投身于“新教育缔造完美教室”,主动搭建平台,设置班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zhoushizx.com/lzfz/69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