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指南与进展巡讲产科兰
由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联合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妇产科杂志》编委会主办,医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指南与进展巡讲(产科)暨甘肃省围产医学年会于9月23日至25日在黄河之都兰州隆重召开。 邹丽教授 华中科技大医院 《中国前置胎盘的指南解读》 邹丽教授对《中国前置胎盘的指南解读》进行了精彩而细致的讲解。前置胎盘是产前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妊娠期的严重并发症,处理不当能危急母儿生命安全,因此正确诊断和处理前置胎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邹丽教授对前置胎盘的分类,诊断要点,前置胎盘诊断中超声定位的方式及时间,胎盘前置状态的转归与随访,前置胎盘与早产,前置胎盘的保守治疗,前置胎盘大出血的临床预测,择期终止妊娠时机及分娩方式的选择(防止医源性早产)等方面对指南进行了解读,并结合具体临床病例对前置胎盘的期待治疗及终止妊娠手术要点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讲解。 《胎盘早剥的临床诊断与处理规范(第1版)》 邹丽教授还对《胎盘早剥的临床诊断与处理规范(第1版)》进行了细致的讲解。胎盘早剥是病情危急的产前出血原因之一,严重时危急母儿生命,及早诊断和积极处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邹丽教授对胎盘早剥的分类,诊断要点,胎盘早剥诊断中超声的价值,胎盘早剥的保守治疗,终止妊娠时机及方式的选择等方面结合大量临床经验对指南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杨孜教授 医院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 杨孜教授对比各国指南基于我国国情围绕一个“多”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做了详细讲解。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近年逐年上升,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原因之一,给临床医生带来了挑战。杨教授介绍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指南的变迁,并基于中国状况着重对妊娠高血压分类诊断标准(对尿蛋白重要性的认识),妊娠期高血压的监测及管理和临床处理(关于降压问题,关于硫酸镁应用问题,关于纠正低蛋白血症问题,把握终止妊娠时机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解读,强调个体化原则,强化临床风险评估,并加强病因治疗。 《妊娠剧吐的诊断及临床处理专家共识()》 杨孜教授还对《妊娠剧吐的诊断及临床处理专家共识()》进行了精彩而详细解读解析。杨教授从妊娠剧吐定义,妊娠剧吐严重影响,干预措施,预防,如何警惕和减少并发症等方面进行解读,强调正确处理妊娠剧吐,避免发展,积极矫正,鉴别原因。 沈平虎编审 中华妇产科杂志编辑部主任 《如何撰写论文》 作为一名资深的妇产科医学编辑,沈平虎主任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向与会代表着重讲解医学论著的写作问题和医学论文投稿意事项等相关内容,详细、透彻,以已修改范文为例,生动的讲解了我们撰写论文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真的是受益匪浅。 何荣霞教授 医院 《妊娠合并梅毒的诊断和处理专家共识》 何荣霞教授对妊娠合并梅毒的诊断和处理之专家共识做了详尽的解读,解读从梅毒病程和分期、诊断、治疗、随访等几个方面展开。国内外研究中,对妊娠合并梅毒规范治疗,二期梅毒治疗后可预防94%的新生儿患先天性梅毒,一期梅毒和晚期潜伏梅毒治疗后可预防新生儿患先天性梅毒,如在妊娠20周内治疗,则可预防99%的新生儿患先天性梅毒。国内研究中,通过及时诊治妊娠合并梅毒,99%的孕妇可获得健康婴儿。不同孕周感染梅毒螺旋体及不同期别梅毒感染可造成不同的妊娠结局,同时也与孕妇梅毒血清滴度高低有关。梅毒的发生病程有四程,即一期梅毒(硬下疳)、二期梅毒(全身皮疹)、潜伏梅毒、二期复发梅毒;病程分期分为早期梅毒,晚期梅毒。所有孕妇应在孕三月以内行梅毒血清学实验筛查梅毒,感染高危孕妇应在妊娠最后3个月早期和分娩时梅毒血清学检测。梅毒诊治要点在及早、规范。治疗目标:治疗孕妇疾病并预防和减少先天性梅毒的发生。 周乙华教授 医院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预防临床指南》 周乙华教授对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预防措施,合理预防新生儿乙型肝炎感染、传染病学与产科学专家根据国内外公认的研究结果,参考国内外相关资料共同制订的指南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母婴传播是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传染的主要原因,故而对婴幼儿的预防应放在首要位置,所有孕妇均需产前筛查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如果孕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其新生儿是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高危人群,妊娠晚期注射HBIG、剖宫产和人工喂养均不能减少HBV母婴传播,但对于高病毒载量孕妇,孕晚期抗病毒治疗,能减少母婴传播,但抗HBV药物对胎儿和新生儿可能存在严重不良影响。抗-HBs阳性孕妇的新生儿无需注射HBIG,而抗-HBs阴性孕妇如与婴儿密切接触,除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外,必须在出生后12h内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对于乙肝孕妇分娩新生儿的随访问题,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无需随访,但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7-12月龄需采外周血,查乙肝两对半和ALT。目前免疫预防失败的原因主要是HBIG延迟注射或未注射以致不能及时提供抗-HBs和没有正规的接种乙肝疫苗。 孙晓彤教授 医院 《早产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 孙晓彤教授对《早产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本指南仍然沿用妊娠大于等于28周至<37周,或新生儿出生体质量≥g的标准定义早产。孙教授从早产发病率、早产的高危因素、早产的诊断和治疗、早产的预测方法、早产的预防方法(孕酮、宫颈环扎术、宫颈装置)、产时的处理和分娩方式等方面对早产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指南解读。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疗指南》 孙教授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疗指南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指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做了全方面的介绍。血清胆汁酸水平改变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最主要的实验室证据,其分有助于临床监护和管理,常用的指标包括瘙痒成都和起病时间,血清总胆汁酸、甘美、胆红素水平,其中总胆汁酸水平与围产结局密切相关。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治疗目标是:缓解瘙痒症状、降低胆汁酸水平、改善肝功能、延长孕周和改善妊娠结局。孕周及病情程度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终止妊娠时必须考虑的主要指标。 刘喆教授 医院 《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与引产指南》 刘教授指出妊娠晚期引产指在自然临产前通过药物等手段使产程发动,达到成功分娩的目的。引产的指征包括延期或过期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母体合并亚种疾病需提前终止妊娠、胎膜早破、死胎、胎儿宫内窘迫、羊水过少、胎盘功能不全等。正确的遗产过程包括三步:促宫颈成熟、引产以诱发宫缩和阴道分娩。促宫颈成熟方法包括药物方法和机械方法、但在方法选择上应注意个体化、并熟知不同方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引产的方法包括缩宫素滴注和人工破膜引产,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引产技术,牢记注意事项,根据不同个体选择适宜的引产方法和药物用量及给药途径,并密切观察产程以确保引产的安全性。 张为远教授 首都医科医院 《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 张为远教授对我国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近年来,剖宫产手术在处理难产、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降低母儿死亡率和病死率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手术、麻醉技术及药物治疗条件的改进,剖宫产手术的安全性不断的提高,但是剖宫产率在世界各国随之升高。分析我国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参考英、美等国家的剖宫产临床指南,结合我国现状详尽的讲解了我国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严格把握手术指针、手术的时机、充分的做好术前准备、完善手术过程、做好术后的管理,减少剖宫产手术的措施,指导我们产科医师在工作中应用共识、宣传共识、完善共识,降低剖宫产率,降低母体并发症及死亡率。 杨慧霞教授 医院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诊治指南》 杨慧霞教授从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诊治指南的修订过程开始,详尽的讲解了该病的诊断标准、妊娠期孕妇血糖的监测、孕妇并发症的监测、胎儿的监测及该病的咨询与治疗。让我们明确的认知妊娠合并糖尿病包括孕前糖尿病(PGDM)和妊娠期糖尿病(GDM),分析世界各国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及认识,行OGTT检查,规范临床上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诊断,严格管理妊娠期血糖的值,医院产科医生对GDM进行诊治,而不是将治疗交于内分泌科医生,积极规范的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详细的讲解胰岛素的特点及使用的时机、治疗方案及注意事项,口服降糖药在GDM孕妇中的使用,掌握分娩时机及方式,改善母儿结局。同时生动的讲解了妊娠合并DKA的处理,使临床医生对DKA的诊治更为明确,加强对GDM孕妇的产后随访,指导其改变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及适当运动,鼓励母乳喂养。 《新产程标准-从专家共识到临床实践》 杨慧霞教授对《新产程标准-从专家共识到临床实践》做了详细的讲解。杨教授从新产程的制定过程、新产程图特点、新旧产程图的比较、新产程临床应用问题与争议、尤其是异常产程的诊断与处理原则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讲解。杨教授讲解新产程的潜伏期延长、活跃期起始点、第二产程延长达成新的共识,无论是初产妇还是经产妇,潜伏期延长不作为剖宫产的指征,活跃期以宫口扩张6cm为起点,第二产程延长的诊断标准,鼓励对阴道助产技术进行培训。如果产程进展缓慢或者停滞,警惕头盆不称的可能性。临床医生在产程管理时应该即使应用新产程的处理理念,在母儿安全的前提下,密切观察产程的进展,以促进阴道分娩,降低剖宫产率最大程度的为孕产妇的安全提供保障。 马玉燕教授 医院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 马玉燕教授对《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做了详尽的讲解。马教授分析了全国孕产妇的死亡率,从产后出血的定义、诊断、产后出血的预防、高危因素的分析、产后出血的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明确产后出血的定义,正确估计产后出血的量,绝大多产后出血是可以被预防的,详尽的分析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一定要建立产后出血的临床思维。同时引入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概念及处理,讲解手术治疗方案,使产科临床医生对产后出血的预防与处理更规范。早期评估产后出血,一定要加强产前保健,积极处理第三产程,强调病因治疗是最根本的治疗,细心的检查宫缩情况、胎盘、产道及凝血功能,针对病因进行积极的处理。详尽讲解了宫缩剂-缩宫素、卡贝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米索前列醇等的应用,产科合理输血,出血的风险较大,适当放宽输血指针。 时春燕教授 医院 《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是产科的一种罕见而危险的并发症,其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早诊断、早处理。时春燕教授详细的讲解了羊水栓塞的定义、分析羊水栓塞的认识过程、发生率,指出羊水栓塞仍然是目前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明确羊水栓塞的高危因素、分析病理生理特点(妊娠过敏反应综合征)、发病的非特异性的前驱症状,临床上可能出现的症状和体征、临床特点,依据首发症状的不同,AFE分为两种类型及其处理及预后,分析其他发达国家的诊断标准、鉴别诊断、病理诊断等,结合我国现状,举例讲解AFE的基于临床表现的排除法的诊断(呼吸窘迫、心脏骤停、凝血功能障碍无法解释等的表现),与子宫破裂、胎盘早剥、子痫等的鉴别。组织抢救团队,一旦怀疑即刻处理,保证生命支持、快速抗过敏、抗休克治疗、娩出胎儿、纠正DIC、转入ICU的处理。再次强化和培训羊水栓塞的团队抢救流程。 《胎膜早破的诊治指南》 时春燕教授详尽的讲解胎膜早破的研究背景、高危因素和病因、诊断(临床症状和主诉、超声等的结合)、并发症的发生(宫内感染、早产、胎盘早剥、胎儿窘迫、脐带脱垂)。临床绒毛膜羊膜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强调结合病情的个体化处理非常重要,减少阴道检查的次数,引入病例生动的讲解胎膜早破的治疗。足月的PROM适时引产,点滴缩宫素,抗生素预防感染,分析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不同破膜时间,围产儿预后的比较。未足月的PROM的处理,依据孕周,核对孕周,评估母胎状况,决策处理。不同孕周的胎膜早破的处理,指导产科医生临床及时、规范的处理。胎膜早破预防感染抗生素的使用,要依据个体化的情况使用抗生素。 赵扬玉教授 医院 《双胎妊娠临床处理指南》 赵扬玉教授从双胎妊娠的发生率、绒毛膜性的诊断、双胎妊娠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孕期监护、早产预测和治疗、分娩的孕周、时机、方式等方面对《双胎妊娠临床处理指南》进行了详细的讲解,阐述了由于高龄、辅助生殖技术的问题,双胎妊娠较多,建议早期6-8周行绒毛膜性的诊断,11-13+6周行NT的检查,不建议对双胎妊娠行单纯的血清学唐氏筛查,从16周开始每两周行B超检查。强调双胎妊娠并发症的识别及处理,终止妊娠的时机,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zhoushizx.com/lzfz/69437.html
- 上一篇文章: 除夕和初一,兰州市这些路段禁停,还有兰州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