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缠绵的秋雨中

买了一张思乡的月票

而今在和煦的春风中

依旧是那块返朴归真的息壤

把心中殷殷的望乡之情

娓娓道来

甘肃兰州

我是来自甘肃兰州的武登瑛。

我的家乡这些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时光荏苒,它陪我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也无形中陪伴着我们的成长。家乡的每一寸土地都值得去用心感受。外出读书的学子在纷飞的冬日大雪落中,萌生了回家的念想。而现在我已经回来啦,我亲爱的家乡啊!

不可描述的美,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却固执地拍下它可爱又孤冷的一面。回到家中已有半月,却还是适应不了它那一波又一波的寒气,冬日的暖阳很温暖,可还是让你在寒气中楚楚可人;暖阳依旧,冰雪不化,你走在阳光路上,欣赏冬日里树枝上厚压压的积雪奇观。从冰雪世界里逃离,然后该去哪里呢?当然是冒着腾腾热气的牛肉面馆里啊。这般时候,一日不能少的当然是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牛大呐,再配一碟小菜,一盘牛肉,真是美妙极了。

欢迎大家来甘肃做客啊!

——武登瑛

四川成都

我叫蒋逸萱,来自四川成都。

“你会挽着我的衣袖,我会把手揣进裤兜。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一首歌道尽了成都的温柔舒适。没错,成都正是这么一个让你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当穿梭在大街小巷中时,不到三五步,便会出现一间茶馆。你竹椅一靠,瓷碗一摆,呼来一位采耳的人士,一下午便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

茶馆的惬意是我离开成都后向往的生活状态。但其实,我最怀念的还是那独具风味的成都美食。

晨间,早起的人们会在忙碌之余点上一碗红油抄手开启新的一天。在成都本地人的眼里,中午吃点小吃:担担面、甜水面、钟水饺等,才是除了吃米饭外的醉人拍档。晚上则是约上亲朋好友来一顿火锅、串串的绝好时机。

在我离开故乡后,我的唇齿间还残留着他们的味道。

我和我的家乡之间的感情,在我离开前并不懂。但当我重返这片土地时,乡土情怀却油然而生,周围的一切是那么的熟悉、亲切,但却又那么遥不可及,因为我已经成为了一个游子,在求学,在流浪。

醉里是初上的灯火,映照着来往行人匆匆,我能否再次停留,细细聆听尘土下青铜的呢喃,再一赏浣花溪的温柔?我拂去肩上的疲惫,沉醉其中,梦里是数不尽的欢愉,醒来是锦江岸畔的晚钟。

好久不见,成都。

——蒋逸萱

江苏南京

“开始的开始,我们都是孩子。最后的最后,渴望变成天使。歌谣的歌谣,藏着童话的影子。孩子的孩子,该要飞往哪去.....”伴随着离别的歌词,高中毕业的我们迈进了不同的大学校门,而我也第一次离开南京,来到淮安,度过了一学期。

怎有游子不思乡?在雪花纷飞的冬日,我回到了魂牵梦绕的故土。南京,一座六朝古都,素有“天下文枢”的美誉。从明故宫到中山陵,从紫金山到鸡鸣寺,金陵美景数不胜数,令万千游人赞不绝口;从浦口火车站到南京南站,从新街口到江北河西,南京的发展飞速前进,令许多有才之人慕名而来。从小,我便因能够出生并成长在这片土地而自豪,长大了,更是对家乡有着丝缕的牵挂。可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富饶静和的江南水乡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文化古都也给予我们优质的教育,让每一位金陵人懂得:爱人,爱己,爱生活。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金陵水土养育一方胜景,更积淀了深厚绵长的人文情怀。无论何时,故乡和父母都敞开怀抱,等待着归家的游子;无论何地,远行的孩子都永远记得自己的根,热爱着金陵。

——戴玉璇

江苏徐州

徐州,这个城市不似江南那般细软,从行政区划上看,它属于江苏,但却像极了一个属于北方的城市。

其实徐州就是这样,不南不北,既南又北。大概地处过渡地带,便躲不过此般宿命。其实徐州的传奇,无问南北。

徐州是大气的,九朝帝王徐州籍,千古龙飞地,古黄河道、汉兵马俑在城市里别有一番风味,点缀着充满现代感的徐州。徐州地下欢腾的煤海,黑色的生命在闪动着金子的光芒。提到徐州,文化底蕴和历史厚重感便扑面而来。

徐州也是秀气的,看了山,还有水,云龙湖碧水烟波浩渺,还招聘了各大洲的水族,玉缀珠联,看一眼,你就沉醉在梦幻的水世界里了。还有林间虬枝,水下美味,头上暖阳,这不正是江南好风景吗?

徐州人是爽利得很,跟山东邻居一个性子。徐州人口味重,爱吃羊肉、好喝酒。在大众的认知里,他与人们对江浙的印象格格不入。炎热的夏天吃羊肉,“以热治热、发汗排毒”这同样也是鲁西北的吃法。徐州人从骨子里热爱那些浓重调味的吃食。我们能一群好友围着地锅鸡,吃个热火朝天。也能一个人端着“饣它”汤,掐着油条大嚼特嚼。

徐州是一座摇摆在南北之间的城市,它承接着南来北往的人流,自然也塑造了南北口味皆有的特点。

在南北之间,左冲右突了上千年的徐州,到底该算南方还是北方?我觉得这也没那么重要,因为这里永远是我热爱的家乡,无问南北。

——刘政

湖南常德

说起湖南,没错,脑海里会浮现出很多画面:烟波浩渺的八百里洞庭吞吐着云烟;见证了千年风云变幻,潮起潮落的岳阳楼,依旧岿然伫立;峰林耸立的张家界闻名天下;沈从文笔下的凤凰古城令人向往;杨绛心中的执念也羡煞旁人……但今天我要讲的是常德,湖南常德,一个让我魂牵梦萦的名字,一个不仅仅只活在《桃花源记》里的武陵。

常德的迷人美景就不一一赘述了,但种类多样,独具特色的地方小吃是绕不开的缘分。清晨,你在老板娘“七圆滴还是七扁滴咯”的招呼声里吃上一碗地道的常德米粉;傍晚时分,来到常德大小河街逛逛,河街处处可见油纸伞、红灯笼这些中国元素,微风拂来,那串串灯笼和朵朵纸伞随风摇曳,把人的思绪也摇进了历史的长河,仿佛听见风中传来老常德河街码头上船夫的叫喊,卖东西的小贩的吆喝,还有孩子们的嬉闹声。

常德是我土生土长的地方,放寒假了,终于又可以体会到家乡的快乐了。回家最期待的事就是再尝一尝家乡的特色菜,再看一看家乡美丽的景。虽然外面天气寒冷,但回家的内心却是温暖的。最后,欢迎大家来常德游玩啦。

——徐易

江苏常熟

我们都说,家乡是每个游子的根,是生你养你的地方。但我好像有些特殊,生我的是一片平原,而养我的却是江南烟雨。

我呢,是个安徽人,但却在常熟这个温柔的地方生长了十几年。所以,我既能说安徽话,也能听懂常熟话。有的时候,我觉得方言就是一个地方最佳的代名词,当我刚来淮师时,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和室友交流方言,向室友学习淮安话。因为我觉得,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而语言是人们日常交流所必须使用的工具,它非常具有代表性,能够特色化地展现一个地区的风貌和生活状态。这是件让我觉得快乐和神奇的事情。

我记得刚回常熟,听到家乡话的那一刻,就觉得非常亲切。那种感觉就仿佛心头一松,熟悉感扑面而来。走在曾经无数次踏足的地方,那些回忆、情绪瞬间翻涌而上,感慨良多,因为你永远都不是那时候的你了。但你也会很庆幸,你不再是那时的自己了。说到回来最开心的事,就是又能吃苏式面。老苏州人吃面是件极其讲究的事,这其中的滋味想起也是令人连连咂舌啊。就这一口,其实是我在淮安最念着的。

其实对我来说,我的家乡是唯一的。因为就是我对于我的户籍地来说,很大程度上成了一个匆匆过客,更多时候是活在我的记忆里,停留在每年过年回去的那几天。我看不到它的发展脉络,体会不到融在其中的情绪和力量。相较之对常熟的了解和情结,我觉得我对我的老家可能是有些陌生的。但同时我又觉得我是很幸运的。因为我既能够体会身处旷野下的自由和天地之间的寂静,那一刻,你才能够体会到人是多么的渺小,而我也能够感受江南的烟雨柔情和傍水而依的惬意。我想在江南生活过的人,恐怕很难不爱上河流吧。

没有离开过那片土地也许不会意识到曾这么留恋自己生长过的地方,身处异乡,同样的情景下,总能勾起曾经那片土地上的一砖一瓦,许多思绪,那一刻起,我们便是真正的羁旅游子了。

——杨文静

吉林长春

有个城,叫长春。

无论是植物还是人,在长春,都不会常春。但冬天的长春可以冰封植物,也冰封了记忆。

若说长春秋天的凉,深入皮肤。那冬天的冷,就是无孔不入。即使穿着厚重的衣服,也难免会有调皮的空气从四面赶来,窜过耳朵,擦过指缝,向四周蔓延开来。

虽寒,但景美。长春的冬天一半疯狂,一半沉默。当满目所见是一望无际的白,不禁觉得天地间唯余一种颜色,天空,云彩远处的河流,近处的树木,无一不白,无一不沉默。而当镜头一转,远处奔跑的身影越来越清晰,那些孩子充满着活力,他们大胆想象,精心设计,在这个雪天留下属于大家的浓墨重彩,也唤醒了你心中久违的记忆。你看着他们,仿佛看到了儿时的自己,在雪里欢呼跳跃,不顾潮湿的衣领,不去想妈妈嘴里嘟囔的抱怨,只觉得开心,只想再出去玩耍一番。

渐渐地,大家都长大了,有人会破冰离去,去寻找心中的常春城;有人会在冬天执拗地打造自己的艺术品,用冰封留住青春。

无论怎样,长春在这里,家在这里。

别走,勿忘,常回。

——曹清

江苏高邮

这里是高邮。

小城的落日很美,昏黄的暖色似乎很适合慰藉思乡的人。高邮湖碧波万顷,远处船家炊烟袅袅;水里的游鸭依旧优雅,他们不会去顾忌汪老笔下的垂涎,也不用担心湖里没有他们的容身之所。芦苇荡里总有着劳碌的农民,撑船划桨,忙着一天的活计。

看到落日,总有人会想到悠悠情思,景色里承载着浓重质朴的乡愁。当落日的余晖铺满远山遍野,不好意思,这美景,究竟是久违了呢。

——王超群

江苏淮安

我来自江苏淮安。

这里历史悠久,作为江淮流域古文化发源地之一,淮安有着两千多年的建城史;这里不仅风景壮观,太阳热烈,水波温柔;这里人杰地灵,孕育了淮阴侯韩信、汉赋大家枚乘、巾帼英雄梁红玉等杰出人物;这里氛围浓厚,浸润着恩来精神,传扬着恩来品质。

淮安是淮扬菜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平桥豆腐、软兜长鱼、三套鸭、大煮干丝、狮子头等,美味至极。但最令我难忘的还是盱眙的十三香龙虾,数10种中草药混合,香甜嫩酥,让人欲罢不能。

淮安有很多可爱之处。我爱她的人文风貌,爱她的秀丽风景,爱她的风土人情。生于淮安、长于淮安的我,早已体会到她的眷眷深情。她既有繁华的高楼大厦,也有秀美的自然风景。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繁华又精致。

淮河之水,静静流淌。在这淮水安澜之地,感受繁华,静享宁静。

——黄舒洁

东风解冻,春江水暖

远行归来

时节在变,风景在变

但家乡的味道不会改变

那是我们心中

最柔最暖最美的存在

图片

各学院同学拍摄网络

文字

各学院同学王超群

编辑

窦佳慧周浩

统筹

周 斌

审核

张菁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zhoushizx.com/lzbk/68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