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编辑

化学加

导读

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始建于年,是我国最早设立的化学院系之一。年首批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应用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年更名为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年组建成立了化学化工学院。目前有教学科研人员人,其中教授58人、副教授67人,博士生导师47人。在读本科生多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多名。

跳转阅读→兰大化学70华诞庆典隆重举行,中国化学界众多名流云集兰州

一、基本情况

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也是国家“工程”和“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核心节点城市——甘肃兰州。学校创建于年,前身是清末新政期间设立的甘肃法政学堂。多年来,兰州大学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与服务区域发展相结合,把为西部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知识贡献和解决西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作为社会责任和使命,特别是围绕“一带一路”战略和“双一流”建设,不断推进综合改革,现已发展成为国家在西部地区高层次人才培养、基础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研发、高层次决策咨询的重要基地,成为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力量。

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和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全国最早批准的化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单位和国家最早设立的“基础学科(化学)人才培养基地”之一,拥有首批化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首批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学科,化学学科是国家“”和“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和甘肃省青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拥有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化学和功能材料)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应专业(功能材料)。现有学士学位授权专业4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专业8个、工程硕士专业授权领域1个。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首批建立的“创新研究群体”、教育部“创新团队”、基础理论与实验能力双高型化学专业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绿色催化与合成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拥有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仪器设备。

兰州大学的科学研究素以基础研究见长,同时广泛开展应用研究。近年来,兰州大学被SCI收录的科技论文数居全国高校前24位,科技论文被SCI期刊引用数居全国高校前16位。据年1月NatureIndex统计,兰州大学在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居全国高校第10位。根据最新ESI统计,兰州大学化学学科发表论文被引用率位居世界位,进入ESI排名1‰,化学学科入选“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跻身世界研究顶尖行列。

在国家主管部门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几代化学人的不懈奋斗和共同努力,目前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和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一支锐意进取、业务精良和作风过硬的师资队伍,以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创造高水平的成果享誉海内外。根据学院和重点实验室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现面向海内外长期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

二、招聘学科

1.有机合成化学:全合成,合成方法学

2.高新材料化学:光电材料,能源材料,生物材料等

3.催化剂材料与催化技术

4.化学生物学

5.化学工程

三、招聘岗位类型

1.千人计划(长期、短期、外专、青年)

2.长江计划特聘教授(全职、讲座、青年)

3.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4.兰州大学萃英特聘教授

5.青年研究员

6.师资博士后

四、相关待遇

1.“千人计划”长期项目入选者:实行全职工作税前万元年薪制。实际工作时间为9个月的,享受税前75万元薪酬/年。

2.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或入选长江计划特聘教授(全职)的人才:享受不低于50万元/年的薪酬。

3.“青年千人计划”人选者:享受中央财政提供的50万元住房补贴、安家费,税前40万元薪酬/年。在国家提供的科研启动经费基础上,我校根据需要提供-万元以上的配套经费,特别需求者,配套经费可面议。来校工作后根据需要可向学校单独申请专项科研经费。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提供专属研究生招生指标。提供不小于m2的人才周转公寓。解决配偶工作、子女入学及入托问题。

4.青年研究员:税前30万元薪酬/年,提供不少于万科研经费或学科建设费配套支持。

5.学校和学院将为入选者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条件,包括有竞争力的工资(年薪制)及津贴待遇、住房补贴、办公实验用房、科研仪器设备等。

6.在团队建设、研究生招生、重大科研项目申请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

7.在办理居留许可、出入境、落户、医疗和子女就学等生活方面做好相关服务工作,帮助其尽快融入国内学术和工作环境。

五、应聘者初步提供的材料

1.个人简历。

2.发表的论文(包括3篇代表作)及其他科研成果列表。

3.过去研究工作总结(1-2页左右)。

4.未来研究计划(2-3页,包括所需研究条件)。

5.三个推荐人的姓名和E-mail联系方式。

初审将由化学化工学院与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招聘委员会进行评议,合格者通知面试,遴选随时进行。欢迎海内外相关专家、学者推荐合适人选。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老师

-

传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zhoushizx.com/lzbk/68109.html